前幾天去參加了「2009物理教學及示範研討會」,這次是在東吳大學舉辦。東吳說遠不遠,但是從新竹過去至少就用了汽車+高鐵+捷運+公車+兩隻腳,多種交通工具的組合啊。
有別於去年詳細紀錄,今年改寫我有興趣的幾項吧。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林志隆和謝美秀:偏光畫展示方式在科博館中的改良與演變
像框裡本來什麼圖案也沒有

可是戴上偏光眼鏡之後,哇!色彩繽紛啊!這就是偏光畫

膠帶在製造過程中,拉力不均勻會產生雙折射現象,若用兩片偏光片夾住之後,就會發現原本透明的膠帶,卻會產生不同的顏色。偏光畫的原理就是這樣,把不同層數的膠帶組成圖案,貼在背投光的偏光片上,只要戴上偏光眼鏡就會發現其中奧妙。
我之前帶學生去天文館,弄到一些偏光片,玩過這些東西
現在又可以補一個「偏光畫」了,我回家之後試作了一個。下圖看不到什麼東西。(好啦,仔細看還是有膠帶的痕跡啦)

把偏光片轉一轉,就浮字哩!

用膠帶拼貼圖案實在很困難,所以我是把膠帶貼在鏡子上,用筆刀割出形狀,再貼在偏光片上。如果真要作科博館那樣大片的偏光畫,恐怕要不少時間吧!?
保健物理,作者是中山大學物理學系的黃昱豪..等七位

我在手冊上翻到他們的摘要就覺得很有興趣,因為手冊寫
這讓我很期待耶!因為我在去年9月的時候,也作過一個改裝聽診器的作品:電子聽診器diy

那時候的問題是無法直接從喇叭輸出,還是得透過電腦。
既然這些學生可以把聲音放大,由喇叭輸出,那我一定要去請教一下。
結果到了攤位之後,我嚇一大跳。因為他們的設計和我的好像,連膠帶都是同色的,這也太巧了吧!?

不用電腦處理的情況下,放大利用的是擴大機或是喇叭,不過直接用喇叭會出現正回授的現象,所以他們另外用了抗噪耳機,我試聽了一下,效果果然不錯,也讓我學到如何進一步改裝。
不過我還是很納悶「為什麼這麼像?」
台北市逸仙國小的陳文華老師,發表的「利用上升氣流飛行的室內無動力斜坡滑翔翼與旋轉紙蝴蝶」

文華老師在幾周前就和我聯絡要作「室內飛蝴蝶標本」的分享,邀請我去看看
在看到實體之前,我心中想到的是,把蝴蝶標本弄成像2008年看到的雙翼反轉竹蜻蜓。

等到實際看到他的作品和示範時,還真是嘆為觀止耶。
這是他給我的作品,滑翔翼,還特地幫我寫上名字,多令人感動啊。用的是包水果的「泡綿」(?),前面用膠帶調整重心。

這個是他給我的蝴蝶標本,這種蝴蝶標本作得和一般展示不一樣,展示的都會把前後翅拉開,這個哩,不是用來看的,是用來飛的。

除了展翅的方式是模擬蝴蝶滑翔的姿勢外,在前頭還插了漆包線調整重心,頭還滴了指甲油,避免墜毀斷頭。
我沒拍下陳老師在會場實際演示的精彩畫面,不過透過陳老師給的關鍵字(Walk Along Glider)在網路上倒是可以找到幾段外國人的教學和展示作品耶。這些滑翔翼和蝴蝶除了能滑翔以外,人還可以拿個斜板提供上升氣流,讓它們不斷地飛個數十秒啊。看蝴蝶標本飛翔,還真是奇妙的感覺啊。
ps.陳老師還說,也可在冬天時緊閉門窗,在實驗桌上擺上幾個電暖器製造上升氣流,滑翔翼和蝴蝶一放飛,就會越飛越高耶。
這裡有英文的教學文章
Build Your Own Walkalong Glider(玩滑翔翼)
Monarch Butterfly Walkalong Glider(玩蝴蝶標本)
Walkalong Butterfly(玩蝴蝶標本)
如果是作會飛的蝴蝶標本,大致上就是作標本、調翅膀形狀、調重心,拿板子、放飛,這些步驟啦
這個是飛大滑翔翼
youtube的這個人walkalingbutterfly的影片,從教學到放飛都有。
這是其中一段,放飛15秒的,看蝴蝶標本飛,是不是有奇妙的感覺啊?!
如果要作這個活動,當然是動物、植物都一起來講,動物的部份可以講滑翔的遷徙(展翅高飛、搏扶搖而直上),植物的部份可以講種子的傳播。
滑翔的種子當中,最出名的應該是Alsomitra macrocarpa, 中國叫翅葫蘆,產地在東南亞。

圖片來源:http://www.etawau.com/IndexBest.htm
影片
日本人有作一些活動,是用紙作這個形狀讓它滑翔
文字資料(都是日文的,看圖也看得懂)
http://www.j-muse.or.jp/ kagaku_tanken/vol3/hikou01/ page03.html
http://aquiya.skr.jp/zukan/ Alsomitra_macrocarpa.html
http://g3400.nep.chubu.ac.jp/ onsenkids/itc-kids/recipe/wc/ Seed_Dispersal_Plants.htm
我以前在作垂直風洞裡的飛行種子的時候,就有找過上面的資料,不過一直沒想到還能作什麼,現在既然看到還可以拿板子控制飛行,還真是讓我興奮呢!
現在可以物色一下看哪裡可以弄到這種植物的種子了,在網路上我現在只有看到中村理科有賣,
http://search.12rikachan.com/ cgi-bin/lookup?type=teacher& method=infoframe&id= 125078694832703&sid= 125078694832703&digest= 7a74a1575cfa684eee7078cef518a3 05&sequence=1&page=0&numbers= 20&code=407104&image=0&imflag= 0&lines=1
5個種子,日幣4300元,折台幣大概是1顆種子200元!
ㄟ...有沒有東南亞的粉絲可以撿幾個送給我啊,不然我要收集東南亞的東西,還得到東北亞去買啊

有別於去年詳細紀錄,今年改寫我有興趣的幾項吧。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林志隆和謝美秀:偏光畫展示方式在科博館中的改良與演變
像框裡本來什麼圖案也沒有
可是戴上偏光眼鏡之後,哇!色彩繽紛啊!這就是偏光畫
膠帶在製造過程中,拉力不均勻會產生雙折射現象,若用兩片偏光片夾住之後,就會發現原本透明的膠帶,卻會產生不同的顏色。偏光畫的原理就是這樣,把不同層數的膠帶組成圖案,貼在背投光的偏光片上,只要戴上偏光眼鏡就會發現其中奧妙。
我之前帶學生去天文館,弄到一些偏光片,玩過這些東西
現在又可以補一個「偏光畫」了,我回家之後試作了一個。下圖看不到什麼東西。(好啦,仔細看還是有膠帶的痕跡啦)
把偏光片轉一轉,就浮字哩!
用膠帶拼貼圖案實在很困難,所以我是把膠帶貼在鏡子上,用筆刀割出形狀,再貼在偏光片上。如果真要作科博館那樣大片的偏光畫,恐怕要不少時間吧!?
保健物理,作者是中山大學物理學系的黃昱豪..等七位
我在手冊上翻到他們的摘要就覺得很有興趣,因為手冊寫
我們已經可以利用儀器,將聽診器的聲音放大,由喇叭輸出,讓人可以不藉由戴聽診器而清楚聽到渦流的聲音
這讓我很期待耶!因為我在去年9月的時候,也作過一個改裝聽診器的作品:電子聽診器diy
那時候的問題是無法直接從喇叭輸出,還是得透過電腦。
既然這些學生可以把聲音放大,由喇叭輸出,那我一定要去請教一下。
結果到了攤位之後,我嚇一大跳。因為他們的設計和我的好像,連膠帶都是同色的,這也太巧了吧!?
不用電腦處理的情況下,放大利用的是擴大機或是喇叭,不過直接用喇叭會出現正回授的現象,所以他們另外用了抗噪耳機,我試聽了一下,效果果然不錯,也讓我學到如何進一步改裝。
不過我還是很納悶「為什麼這麼像?」
台北市逸仙國小的陳文華老師,發表的「利用上升氣流飛行的室內無動力斜坡滑翔翼與旋轉紙蝴蝶」
文華老師在幾周前就和我聯絡要作「室內飛蝴蝶標本」的分享,邀請我去看看
在看到實體之前,我心中想到的是,把蝴蝶標本弄成像2008年看到的雙翼反轉竹蜻蜓。
等到實際看到他的作品和示範時,還真是嘆為觀止耶。
這是他給我的作品,滑翔翼,還特地幫我寫上名字,多令人感動啊。用的是包水果的「泡綿」(?),前面用膠帶調整重心。
這個是他給我的蝴蝶標本,這種蝴蝶標本作得和一般展示不一樣,展示的都會把前後翅拉開,這個哩,不是用來看的,是用來飛的。
除了展翅的方式是模擬蝴蝶滑翔的姿勢外,在前頭還插了漆包線調整重心,頭還滴了指甲油,避免墜毀斷頭。
我沒拍下陳老師在會場實際演示的精彩畫面,不過透過陳老師給的關鍵字(Walk Along Glider)在網路上倒是可以找到幾段外國人的教學和展示作品耶。這些滑翔翼和蝴蝶除了能滑翔以外,人還可以拿個斜板提供上升氣流,讓它們不斷地飛個數十秒啊。看蝴蝶標本飛翔,還真是奇妙的感覺啊。
ps.陳老師還說,也可在冬天時緊閉門窗,在實驗桌上擺上幾個電暖器製造上升氣流,滑翔翼和蝴蝶一放飛,就會越飛越高耶。
這裡有英文的教學文章
Build Your Own Walkalong Glider(玩滑翔翼)
Monarch Butterfly Walkalong Glider(玩蝴蝶標本)
Walkalong Butterfly(玩蝴蝶標本)
如果是作會飛的蝴蝶標本,大致上就是作標本、調翅膀形狀、調重心,拿板子、放飛,這些步驟啦
這個是飛大滑翔翼
youtube的這個人walkalingbutterfly的影片,從教學到放飛都有。
這是其中一段,放飛15秒的,看蝴蝶標本飛,是不是有奇妙的感覺啊?!
如果要作這個活動,當然是動物、植物都一起來講,動物的部份可以講滑翔的遷徙(展翅高飛、搏扶搖而直上),植物的部份可以講種子的傳播。
滑翔的種子當中,最出名的應該是Alsomitra macrocarpa, 中國叫翅葫蘆,產地在東南亞。
圖片來源:http://www.etawau.com/IndexBest.htm
影片
日本人有作一些活動,是用紙作這個形狀讓它滑翔
文字資料(都是日文的,看圖也看得懂)
http://www.j-muse.or.jp/
http://aquiya.skr.jp/zukan/
http://g3400.nep.chubu.ac.jp/
我以前在作垂直風洞裡的飛行種子的時候,就有找過上面的資料,不過一直沒想到還能作什麼,現在既然看到還可以拿板子控制飛行,還真是讓我興奮呢!
現在可以物色一下看哪裡可以弄到這種植物的種子了,在網路上我現在只有看到中村理科有賣,
http://search.12rikachan.com/
5個種子,日幣4300元,折台幣大概是1顆種子200元!
ㄟ...有沒有東南亞的粉絲可以撿幾個送給我啊,不然我要收集東南亞的東西,還得到東北亞去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