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7日

教科書的解讀與教學工作坊-參加心得

先前從隆欽的用教育 捍衛地球!看到了這個消息


時間:民國97年8月9日、8月17日 共兩日(每日8:30~16:30)
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理學院校區 科教大樓102室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97年8月5日
參加人員必須自備筆記型電腦乙台,以供實作時使用。
若有欲分析之現行教科書文本,亦請先將其建成文字檔後帶至工作坊。》
會議議程http://block.sec.ntnu.edu.tw/3C/sciw/agenda.asp




第一次看到這種兩天的工作坊,而且還是中間隔一個禮拜的。看名字和議程挺有趣的,反正那兩天也沒事,不如就上台北去看看吧,順道逛逛母校的大門。


這工作坊是由科教所的楊文金教授、葉佳承博士生和陳世文博士擔任講師,邊聽邊做了一些摘錄。


在這工作坊裡,一開始就遇到了幾個特別又有點陌生的名詞,其中一個是「漢語」。奇怪,為什麼要叫漢語,不叫中文?另外一個是「文本」,這個字應該是text的中譯吧,我以為只有大陸是這樣翻,沒想到在台灣也看得到這個字?


不過這不是重點,反正知道意思就好。


我們的科學文本是用漢語寫成的(白話一點是說,我們讀的科學文章是用中文寫成的),漢語有些特色,是可能造成閱讀或理解的困難,因此教師應有解讀科學文本的技術。因為科學學習是在學習「科學概念」和「科學語言」。


漢語有什麼特色哩?


漢語當中的「包括」其實包含兩種以上的意義。一是組成,例如:血液《包括》血球和血漿。二是類別,例如血球《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兩者皆為包括,但意義不同。


你可以說「血球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所以紅血球是一種血球」。但是不能說「 血液包括血球和血漿,所以血球是一種血液」


再來是,有些名詞組裡包藏禍心,藏了一些意思在裡頭,可是未必看得出來,而有些明明沒有那個意思,但卻會讓人誤會。


什麼叫名詞組哩?像「綠色植物」、「人類的心臟」或是「單子葉植物的維管束」,這些都是名詞組。前面說那個包藏禍心的例子,就像是「綠色植物」,其實裡頭隱藏了--這世上有「非綠色植物」的意義,所以這類名詞組有分類的意義。


但有些名詞組只有純修飾的功能,像是「成對的保衛細胞」,其實就只有形容保衛細胞是成對的,並不是告訴你這世上有「非成對的保衛細胞」。


不過這樣的語言結構常會讓人誤會,有語言經驗的人常以為「無分類名詞組」功能的名詞組有分類功能,(<--這句話很難懂啊)


白話一點,舉個例子來看,「成對的保衛細胞」這個名詞組,也許有語言經驗的人會以為這世上會有「非成對的保衛細胞」。就我來看,這就是想太多,鑽牛角尖。此外有些學很多的人,也會從文句裡找毛病,就很容易掉進這種名詞組的陷阱裡。(我有很多學生就是這樣,莫名地喜歡鑽牛角尖)


但比較沒有語言經驗的人,誤會的方向卻是不同的。比方說,看到「綠色植物」,他可能就不會聯想到有「非綠色植物」的存在,可是這個名詞組實際上隱含了「這世界上有非綠色植物」的意思。


漢語還有個特色,有時候會發生斷詞歧異的現象。舉個例子來看看,這句話
「這是兩類木質部細胞逐年輪替出現所造成的」,

這應該斷成「這是兩類木質部細胞逐年 輪替出現所造成的」

可是有人會斷成「這是兩類木質部細胞逐年輪 替出現所造成的」

斷錯地方就很容易看不懂文句表達的意思。


我記得以前曾經看過一個新聞主播出錯,原本要報「台北市長安東路發生....」,結果大概是提詞機剛好換行吧,結果他報成「台北市長....呃..長安東路....發生」。你唸唸看就知道,兩個「長」不同音啊,害那主播亂尷尬的,這就是斷詞歧異。


要發現學生有斷詞歧異的方式,可以請學生齊聲念課文。看看會不會把「台北市 長安東路」唸成「台北市長 安東路」


漢語還有個特色,有時可省略字,導致主動和被動形式混淆。下面兩句話都對喔

「水注滿燒杯」

「燒杯注滿水」


一個是主動,另外一個是被動,似乎看來不影響閱讀,但也許有些小孩是無法讀懂這樣的句子。怎麼辦呢?老師說明,配合圖說,應該可以解決吧。


不過像這種主動、被動混淆的特色,有時是個優點。比如說「中華隊大敗日本隊」,請問到底是誰贏?不用多說,一定是中華隊啦!



再來漢語的科學文本有個特色,常常會省略主詞,產生「零代詞」的現象。

來看個例子「我們去吃東西,然後去看電影。」


第二個小句的主詞消失了,不過還是看得懂,因為說話者和聽話者其實都瞭解,第二小句的主詞就是「我們」。


零代詞的現象在漢語非常常見,也符合我們的語法習慣,只是當漢語科學文本裡出現了零代詞,有時候就會造成「閱讀困難」。


解讀科學文本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們都希望能讓學生能讀懂課本。可惜問題常出在學生的閱讀能力,要不就是出在教科書的書寫內容。(有些教科書真的寫到我都看不懂了,天書!)


據研究透過科學語言融入教學,的確能增進學習成就。關鍵就在於協助學生解讀科學文本。


暫且不談兩天研習學到「PPCCI」和「科學語言遊戲」,這個有點複雜,我花了兩天的時間都還沒完全搞懂,更何況寫出來,所以擱著不談吧。


這兩天聽課之後,整理所學到的之後,能採用的教學策略大概包括以下幾點,大家參考參考。

  1. 請學生念課文,藉此得知學生是否有斷詞的問題。
  2. 幫助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第二句之後消失的主詞,幫助理解整個完整句子的意思。
  3. 對某些科學名詞組,特別解說是否有隱藏的分類意涵。
  4. 科學文本的書寫方式,常會打包成複雜的名詞組。教師可以透過「換句話說」或是「拆解」來將複雜的名詞組,拆開成幾個簡單的句子。這就有點像是我們讀英文文章,常會看到裡頭有很長的子句,我們就得一刀一刀把它切開來看。「拆解」進行的步驟可以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作...?」。另外「換句話說」,就像是把攝食取代成捕食或掠食,這些也就是「取代」。這可以協助學生瞭解科學語言的使用方式,像攝食如果換成吸食,就可能不對了,因為攝食構造不一定是用吸的。
  5. 實驗步驟裡會出現比較多的零代詞現象,因此在帶學生看實驗步驟的時候也能融入科學語言,像是詢問「用黑色貼紙貼在什麼的上表皮」、「把什麼葉片摘回實驗室」、「把什麼放入裝有一百毫升熱水的燒杯內」。
  6. 精簡地整合課文敘述,例如「植物的葉多成片狀,能增加吸收太陽能的面積,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份」,這個就能精簡成「光合作用時製造養份的效率與葉子的面積有關。」,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打包」。
  7. 另外,有些時間詞的意思也是教學時可以注意的。下面這句
    「當音叉往外移動時,音叉擠壓或壓縮周圍的空氣」
    那個「時」代表的是同時、之後、瞬間、那段時間還是之前?這種時間的關係,有時就影響了科學概念的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