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

閱讀《翻轉教學:10個老師的跨學科翻轉手記,讓學習深化、學生更好奇》

我對這本書《翻轉教學:10個老師的跨學科翻轉手記,讓學習深化、學生更好奇》,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啊,英文版剛出版的時候,一直想要看,但是苦於無處下手,amazon那時候還買不到kindle電子書,所以就擱著了。一年之後,天下雜誌就出版了中文版,趕緊來看當初錯過的好書。

這本書的作者Bergmann和Sams在2012年時有出另一本《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中文書名是翻轉教室:每一天每堂課接觸每個學生,不過目前沒有中文版),我在2014年七月,前一個學年剛結束的時候,我對自己的課程做了一番省思,想做一些更多以學生中心的課程。幾個網路上的朋友剛好都在讀跟翻轉教室有關的原文書籍,後來我也跟著讀了幾本,像是 Jason Bretzmann 的《Flipping 2.0: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Flipping Your Class》,還有前面提到的《翻轉教室...》

原文書當然讀得比較慢,可是越讀越津津有味,一個聲音從心裡冒出來告訴我:「這東西就是我要的,是我教學拼圖裡一直想找的那塊」。十數年的教學歷程中,「改變」是一直都在做的,只是對於要改變成什麼樣子,其實是沒個概念的,而《Flip Your Classroom...》《Flipping 2.0》,提供了我策略和前期規劃,而《翻轉教學》這本書則是恰好讓我印證自己的課堂和它人的異同。

然而,雖然有策略,但是能不能應用在自己的場域呢?坦白說,我一開始就卡關了,「讓學生回家看影片」這件事,我課程裡多數的學生在要求之下都可以作到,可是每個班都有好多位同學家中沒電腦、每天晚上要補習...,諸多的問題讓我不得不將課程轉型成影片在課堂上看。

這一改不得了,因為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結果學生之間開始產生不同的進度,這時我才領悟教育現場要求學生用一致的速度學習,其實是件奇怪的事情。當大家呈現差異化的學習進度,代表的其實就是每個人需要不同的課程以及學習速度。後來我更進一步轉化這樣的課程變成每位學生透過行動載具和課程平台moodle,依照自己進度觀賞影片、寫筆記、測驗或進行實驗。

本來我還得意自己居然可以作出這樣的課程,但是有次我翻找教育文獻時,突然看到人家早就做過了,而且是在40幾年前就做到了,那時候還沒有個人電腦可以用哩。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凱勒(F.S.Keller)在1968年提出了一個「個別化教學」的教學法,這個教學法包括了七項要素:熟練標準、學生自我控速、單元考試與成績評量、立即回饋、助理制度、學習材料、講述和展示等。當時因為沒有電腦可以輔助教學,所以只能靠許多課程助理來協助這樣的課程進行。而現在既然我的學生能夠人手一台行動載具,當然能做的就比以前更多了。

於是我開始從凱勒的「個別化教學」教學法汲取我所需要的養分,比方說我就可以利用moodle發揮單元考試和複習考試以及立即回饋的優點。讓我的課程轉向「個別化學習」,因為每個學生依照程度不同,開始會進行不同的學習活動。有些人進度較快,可以往前學習新進度,有些人則是透過教室的實驗工作站進行進階實驗,或者有些時候則是會進行小型專題,像是製作校園植物的wiki,或是自己拍攝課程的學習影片。

當初我想要作「翻轉教室」,結果卡關了,所以後來我就不覺得自己還在做翻轉的課程,然而當我閱讀《翻轉教學...》這本書的時候,看到Bergmann和Sams呈現的整體課程路線,我覺得非常驚訝,因為我自己居然也走在這樣的路線上。

這路線有三步驟,從「翻轉教室101」到「翻轉精熟模式」,然後再進入「翻轉學習」。「翻轉教室101」是透過教學影片,讓面對面的教學時間能有更高層次的學習;「翻轉精熟模式」是讓學生依個人步調學習,非同步地達成精熟課程內容的目標或能力;「翻轉學習」則是以個人化學習為基礎,讓學生在個人的學習空間進行單向教學,而在團體空間裡則是利用各種教學策略(專體導向、探究...),使其成為師vs生,生vs生的互動學習情境。

其實當初根本也沒想要這樣走,只是隨著學生的學習脈絡和自己的反思,自然而然課程就變這樣,但是我想以這種學生中心為出發點所進行的課程,也許都會有相似的課程脈絡。

我的課程進行模式是這樣的,只有在單元開始的前五分鐘和最後十分鐘,以團體授課的方式進行單元的引導以及總結。而中間的時間,則是讓學生透過我的教學影片,在個人空間裡(戴上耳機就變個人空間囉)以不同的進度進行個別學習,並利用moodle進行適性測驗,而課程的實驗活動或討論,也是在團體的空間以小組模式進行。

整個課程的大單元教學進度由我控制,比方說我會告訴學生我們需要用4節課的進度完成細胞的單元,但細胞這大單元裡頭的每個小單元,則是由學生自控進度完成。有些學生也許需要花20分鐘了解細胞的結構,但有些學生則只要10分鐘就可以,進度快的學生便可以進行加深、加廣和加速的課程。所以課程的主題就不是放在老師的「教學進度」,而是學生的「學習進度」。而學生進行個別化學習時,老師也沒閒著,是巡迴各組檢視學生的學習狀況,適時提供協助。

過去當我站在講台上講課時,常常覺得學生就算有問題也不願意發問,但是當我們帶學生去實驗室做實驗時,學生就好像換了一個腦袋似的,總是此起彼落的舉手發問,希望你到旁邊來解決他的問題(雖然很多問題都是老師剛才才站在講台上講過的)。怎麼會這樣了?我認為差別來自幾點:
  1. 老師在講台上講的東西講得太快,來不及弄懂,又或是學生當時正在分心,沒專心聽。
  2. 學生害怕當時提問的笨問題會被其他同學笑。因為那問題可能是老師才剛講過的。
  3. 沒開始動手作時,學生不會知道會產生什麼問題

然而當課程變得不一樣時,學生可以用自己的速度掌握學習的進程,而且當需要協助時,老師就像個人家教一樣,可以客製化的解決自己的學習困難。當老師走下講台,站在學生身邊,老師才能更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

綜覽這本《翻轉教學》之後,我想已經開始進行翻轉教室/教學/的,應該能找到未來還可以怎麼做。不過還沒有開始進行翻轉教室的讀者可能會有很大疑惑,教室真的能走向那方向嗎?,可以當然是可以,只不過剛開始你可能需要花很多時間去重新安排你的課程(例如錄製影片),同時,我也要提醒,不管教學怎麼改變,有三大基礎一定要顧好,分別是學生、家長和行政。

首先是和學生必須達成共同默契,我會和學生說「我們之間有個契約,我信任你們能夠在自由使用電腦的情況下進行個別化學習,而你們也信任我,我能夠給你們很完整的適性課程。所以你不應該破壞這個契約」

同時,我也會告知家長,我們和學生會用什麼樣的模式進行學習,畢竟這是一個和其他課程不同的學習模式。當家長也信任老師,自然而然行政人員也會放心與支持這樣的課程。


平台
再來是資訊科技的引入,無論是翻轉教室、翻轉精熟模式或是翻轉學習,都非常仰賴資訊科技。不是說一定要,只是說有了這些科技的協助,你會更方便。從最基礎的影片匯集的平台,到線上測驗或是學生學習成果彙整等,都需要軟硬體來協助。怎麼樣應用這些資訊科技呢,我整合前面閱讀的書裡提到的幾種做法(當然還有我的),區分成這些類型
  1. 可能你想先嘗試一點點改變,或是校內沒有套裝的學習系統可以支應,我剛開始進行這類型課程時,就都是使用Google的各項服務來達成我大部分的需求,這包括表單、文件、試算表、繪圖、網路硬碟而且現在還有Google Classroom可以整合應用來繳交作業。

    使用表單可以進行意見調查、資料彙整(收集學生繳交的作業,例如學生上傳影片或圖片後的網址)、線上測驗,或是和教學影片一起放在Google site作影片的互動。甚至可作家長回條,收集緊急聯絡電話、相關病症...

    比方說影片放在youtube,影片連結就放到協作平台,課程進度控管則是讓學生自己到Google試算表填寫進度,作業繳交則是學生上傳到共用的雲端硬碟。課程的文件則是利用Google文件共享給學生,他們只要登入自己載具的雲端硬碟就可以看到。

  1. 除了Google原生的服務外,其他人有針對這些服務開發出許多可用於教學的外掛。Autocrat 可以執行合併列印的功能,把試算表的資料送到Google文件的欄位。
    Doctopus可以把讓學生各組或個人收到不同客製化的文件。
    線上分發學生作業或專題報告,打成績及評語,和寄送學生成績和評語的方法
    Goobric 結合Google文件和試算表的評分準則(rubric)。
    formmule可以從試算表整合寄email出去。
    Flubaroo整合試算表裡評量結果,進行自動評分。
    gClassFolders 預先為學生繳交的Google作業,批次建立可識別的資料夾 。pageMeister 教師製作文件範本檔,轉發學生,學生可以各自編輯出各自的文件。
    Google 文件有註解功能可以用來評分、互動,可以用VoiceComments的外掛製作聲音註解。

  1. 套裝學習平台:EdmodoEDUonGO這幾個都是書裡提到的學習平台,國內你可以使用的則有均一平台、1know、educoco。像1know有筆記、影片、觀賞紀錄、測驗等功能,均一也有現成影片與測驗的功能。

  1. 前面有提到,我剛開始時是大量使用Google服務,但是後來我覺得各種服務太過分散,每一樣都要教學生怎麼適應,挺麻煩的,因此我希望能整合在一起。後來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學習使用moodle。坦白說,moodle對老師的學習門檻真的有點高,但是只要學會了,無論是繳交作業、進度控制、線上測驗等,甚至可以做到即時反饋系統(IRS),幾乎滿足我所有需求。


影片可以幹嘛?
前面那幾本翻轉教室的書籍裡都有講到利用錄製影片來教學,然而我覺得應該還是會有人不以為然吧。(好吧,至少我就曾經這麼想過)不過在開始數年逐步嘗試之後,才發現影片真的可以用來做很多事情。

以前帶領學生做科展時,每次跟學生討論報告和海報的時候,學生常常聽了記不得,下次交過來又沒改到東西。於是我採用事前先把要指引學生的內容錄製起來,讓學生看了之後,再跟我討論,這樣雖然多花我一些時間,但是討論的氣氛和內容是比以前要好很多的。

後來我在講解試題的時候,也開始採用錄製影片,一部影片一個試題,逐題講解。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像看MOD一樣,Movie On Demand,需要看什麼就看什麼。我那時候知道一個以前沒注意到的事情,以前我只講解大多數人錯的題目,而那些錯得少的題目,或是相對簡單的題目,我幾乎沒時間去講,然而那些卻往往都是學習弱勢學生需要的題目,因為他們連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了,更何況難題。

而教學影片的應用,2011年的時候我曾經這樣做過,買了十幾個隨身碟,裏頭放了跟消化、循環系統有關係的影片(不是自己錄的),那些都是我在本來的講述教學時會播放給學生看的影片,把它們都放在隨身碟後,找一間有幾部筆記型電腦的分組教室,讓學生數人一組,自己看延伸影片學習,分組討論。在學生看完影片之後,我會再請學生點某幾個影片,在某些片段暫停(例如絨毛),以此方便我進行細部解說。在那時候我發現讓學生可以依自己的步調看影片,想要看慢一點,或是暫停看仔細,都可以自己操作,是能夠方便降低學生的認知負荷。

因為有很多成功嘗試的經驗,所以我很願意去錄製影片幫助學生學習,過去一年我就把大部分實驗操作過程(比方說顯微鏡操作、標本製作),用第一人稱的視角錄成影片,讓學生在實驗前或實驗中去觀看學習,因為技能性質的課程有人學得快,有人學得慢,很不容易統一授課。透過影片的協助,就像是學生有個人家教一樣,就能夠增加學生在課堂上操作的時間比例。

不用我多說,影片可以倒轉重播與調整速度是它的強項,不過怎麼樣才能做出適合個別化學習的影片,其實裡頭學問很大,可以去搜尋「多媒體學習理論」的文章看看。我碩士論文就是以這個理論為基礎做的教學研究,當時可沒想到錄製影片,但沒想到後來卻常常和這理論相遇。

其實,影片也未必只有用於教學,即使是教師給學生的作業說明,可以使用錄影方式來做,包括規定和評分規定,學生可以事後隨時隨地再重新看。傳統課堂上的說明,僅有一次,學生錯過就沒了。錄影下來,即使學生請假也能夠獲得相同的資訊,而非透過同學轉告。甚至給家長的課程說明,也可以錄影,讓家長知道課程進行為何。

錄製影片的人也可以是學生,比方說讓學生自己錄專題報告的影片,課程前或課程中透過同學個別觀賞互評,可減少傳統課堂實施報告時花費的時間,最後再由最受好評的幾組再進行課堂發表。或是學生也可以自己拍攝實驗操作影片作為多元評量的作業。

影片應該有多長?有人提出最長不能超過學生年齡,比方說七年級學生就是不要超過13分鐘,不過我的經驗反而是盡量不要超過「年級」。影片短一點,產生分段的效果,可以降低學生的認知負荷,而有心力的學生也可以自己連續觀看;再者,當影片有誤需要修改時,教師也可以不必重新錄製一大段。而影片的品質則可以透過學生回饋得知,例如設計一個Google表單,學生可以回報影片講解速度是否太快、內容是否不懂。

不過切分成小概念的影片之後,就很容易產生「知識零碎化」的問題,老師則必須善用教學策略把「小概念」再拼回大概念。比方說課程開始時先有整體概念的鳥瞰圖,小概念連接時,利用測驗、活動、文字說明等串接。

在影片中呈現課程概念時,可以在需要「筆記」的頁面加上一支筆的圖案,或是口語再度提醒學生,讓學生知道看到時,就要作筆記。

影片是知識的輸入,而筆記則是知識的輸出,當學生有了自己調配學習時間的權力後,我們不會期待學生只是把影片內容原版抄錄在筆記本,我們更希望學生能將知識整理後再輸出。

怎麼做呢?在讓學生製作筆記前,可以先由教師設計好架構(類似學習單),讓學生透過看影片或閱讀課本,將課程內容整理出來。另外有一種作法是學期初就提供學生各種前導組織因子的圖,讓學生在後續課程裏頭練習自己挑圖來製作筆記與寫摘要,而在筆記的最後寫下對這單元產生的相關問題(或透過線上表單提交),在課堂時就可以討論這些問題,或者以HOT的問題為主( High Order Thinking,高階層的思考問題)


以學生中心的課程設計架構是簡單的,不過內容執行卻有很多眉眉角角,這篇以讀書心得為主的文,就先暫時打住,以後再來談其他關於評量和線上平台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