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1日

莫名其妙的個別化教學

 

以下文章很長,將近一萬字,懶得細看的話,請看影片就好。這是本來只是在Bio Flipper3 裡分享時放的影片,因為自己又想放學生活動花絮,但又怕講超時,所以乾脆做成影片。沒想到貼出來之後,還獲得很多迴響呢。


早在上個學年度的時候,我就開始錄製了一些教學影片讓學生可以回家複習和預習,當時的起因之一,乃是看到同事為了寫論文開始進行了「翻轉教室」,我看了之後,心中有些嚮往。常常思考著,如果可以把講述教學的部份拿回學生家中進行,那麼我的課堂該會有些不一樣吧。

當時還在學期中,所以我沒辦法就突然翻過來,因此就在上學期慢慢累積教材,想著這學年就來翻一下吧。在剛開始進行的時候,我參考葉丙成老師的BTS翻轉教室,讓學生在開學兩週的課堂上先看影片,其實這也是許多國外老師進行翻轉教室時,建議的前導步驟,目的在於建立學生對看影片的正面觀感,同時老師也可以教怎麼應用影片,像是暫停、快轉、倒帶等。


翻不過去的翻轉教室
在多數學生都已經進入狀況的時候,我發現我很難繼續作翻轉教室了,原因在於「時間」。雖然我的學生幾乎家中都有電腦網路,但是他們有些人平常沒有時間可以使用,而且就算有時間的,他們也常常要補習,回到家裡已經九點了,再加上吃宵夜,寫其他作業等。上網看影片預習寫筆記這件事情,雖然只需要30分鐘左右,但很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一根稻草,你知道的...家長反對、學生擺爛點點點。於是乎,課堂看影片這件事情就一直延續下去,我還沒有辦法把看影片這件事情轉變成回家預習。

但這時候,有趣的事情開始發生了。在每個教學影片之後,我都會安排10題的線上測驗,我要求學生必須要達成100分才行,由於每個學生的程度不同,有些學生能夠很快就進入下一個單元影片,而有些學生得再慢慢學習,於是乎教室裡的學生出現了不同的進度。當學藝股長拿著教室日誌來問我,今天的進度要寫什麼時,我一時語塞不知道怎麼回答,而我自己寫自己的教學日誌時,也只能留下一片空白,因為我沒有統一的教學進度啊。


從教學進度到學習進度
兩天後,我突然領悟了一件事情,過去我能夠寫教學日誌,是因為我用同樣的時間,教所有學生同樣的進度,所以我能夠清楚掌握「教學進度」,然而這時候教室裡不再有一個老師掌控進度,而是讓學生自主用自己的進度學習,因此教師的「教學進度」變成了學生的「學習進度」。

既然教室有教室日誌,老師有教學日誌,那麼學生也該有自己的學習進度啊!畢竟老師不能把所有學習的責任都丟給學生,目前雖然不是全班用統一的進度,但是我應該要知道全班的學習進度,然後適時的給予落後學生協助。


學習平台的整合
那麼進度要怎麼知道啊,我一開始先用了Google雲端硬碟的試算表,讓學生自己上網填進度,把完成的部份寫OK,可是這樣有個缺點,我不知道你這堂課進度前進了多少,於是我改要求學生填把OK,寫成完成的日期,那樣我就可以藉由日期得知,學生這堂課做了哪些事情。

進度檢核714

進度確認的方式,除了看學生自己填報的以外,我可以用其他方式檢核。課程裡要填進度的主要也就三件事情,看影片、作測驗、寫題本。影片就查核是否有作筆記,線上測驗我可以從後台看紀錄,寫題本就直接檢查題本有沒有寫。

然而這還是有些缺點,第一個就是試算表是開放權限讓學生自己填,但偶而會發生學生錯填別人的進度,或是明明還沒完成就自己勾選,第二就是學生常常忘記要去哪裡填進度,因為平台太多個了,我用moodle進行線上測驗,Google協作平台放影片,Google硬碟寫進度。

當初沒想要把所有影片整合進入moodle,是因為moodle在放線上影片資源時,如果要作到我想要的呈現界面,我得要一個影片一個影片設定,我覺得太麻煩了。如果是用「標籤」功能直接貼影片網址到moodle,它又會自作聰明的把影片連結變成嵌入,然後課程整頁就一堆影片播放器。(附註,後來我才發現這個是可以自己設定要不要自動顯示影片的,就在過濾功能那邊)

但是為了整合平台,所以我後來乾脆把所有資源都整合進入moodle,我知道放影片、線上測驗、進度檢核的功能在1 know上都可以作到,不過由於自己還需要需要moodle的其他功能,所以就沒有去用1 know了。但大家若是想做這件事,可是沒有平台可以使用,倒是可以用1 know來試試。


moodle


學生個別化學習,老師要作什麼?
當教室裡的氛圍從教師傳授單一進度,轉變成每個學生的個別化學習之後,教室裡有多少學生,就會有多少進度。進度快的,我可以給他加深、加廣、加速的學習,或是給予他進階的學習任務。怎麼給?給什麼?

加速的就是往前再學新的國中課程,加深可以給他高中的學習資源,加廣可以進行延伸實驗,比方說我之前提過的教室內設置實驗站,就是為了延伸實驗而設計,而進階任務指的是讓學生能從記憶理解的層次裡,再往上爬一些,到應用、分析、評鑑、創造那些階段。比方說,我讓學生在課堂上利用Doceri錄製教學影片,由於學生都是看我錄製的教學影片,所以對影片裡要呈現什麼內容都是沒問題的,只是他們必須要費心去思考,他們要怎麼去展現那些知識。我抱持的信念是這樣的:「當你能把知識講給別人聽的時候,你才真正擁有知識」。

一開始我先教一個,然後就把他丟去外面自己錄,接下來第二個就簡單了,就丟給第一個去教就好,然後就有兩個已經會的了。後續幾個我就只要帶出去,幫他指定老師,然後過幾分鐘,他們就會變老師。


然後現在就可以看學生的影片來知道他們到底學了什麼鬼東西,以下是兩位學生對細胞概念的解說影片



這些學生作品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上次讓學生錄課程影片是幾年前教資優班的時候,我曾經想過是不是只有資優班我才有時間讓學生作這個,然後是不是資優班才有能力?現在看來就是想太多,即便是普通班的學生也都有能力完成,只要給時間和空間就行。



在教學上,我很在意常態分佈曲線兩端的學生,對於右邊的,我擔心會耽誤他們,在左邊的我擔心幫不了他們,因為我很難為他們多作些什麼。但目前這模式讓我對於學習慢的學生,能夠有時間去了解他的學習困難,同時也能個別指導他學習策略。

在過去的一對多講述教學現場上,我是怎麼決定教學進度的呢?其實我是為了中等程度的學生,因為中等程度的學生佔了教室裡的大部分。而且為了讓所有學生在同樣時間內能學完同樣的東西(不過事實上通常指的是教完同樣的東西),在講述教學的教學過程裡,需要非常安靜穩定的環境。上課時大喊「不要講話」、「安靜」,或是拍講桌、拍黑板,都曾經出現在我的教室裡。

「已經懂的同學,你就再聽一次,當作複習」、「還不懂的同學,你下課或是回家再看一次,然後來問我」這些話熟悉嗎?如果進度是為了前面的學生,那麼教室裡會有非常多學生恍神,因為他們可能都聽不懂我在講什麼。而如果是為了後面學生,那完了,同樣有非常多學生分心,因為他就已經懂了啊,就只能沒事找事作。事實上,就算把中等程度的學生都抽出來,裡頭還是會有前面和後面的啊。

而且更不用說那些學習障礙或是某些身心障礙的學生了,我根本就沒辦法分神去協助他們,因為如果我去處理個別需求三分鐘,我就會拖慢全班進度三分鐘。

而目前的模式下,我不用擔心處理個別需求拖慢全班進度的問題,所以我能夠在我需要協助的學生旁邊坐下來關心他的學習需求,例如我居然能在上課時間能夠和聽障學生進行筆談,這在以前根本作不到,幾次下來之後,那學生已經會主動舉手找我問問題了。你想想看喔,在傳統教室裡,真的敢舉手請老師來處理他個別需求的學生到底有多少?

線上測驗的時候,別人標準要100分,我要求他考60分就可以,他第一次40,第二次考50,第三次終於考到60。雖然我知道很有可能是背答案或猜的,但是在他臉上和我的心裡都漾著笑容。

moodle其實有個功能是能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同一套課程裡,進行不同的活動,例如測驗。針對這些特殊學生,我想我還可以花些心思去設計他們的課程。


以上的轉變來自於教室裡沒有站在講台上管控全班進度的老師,取而代之的是iPad裡那個給予知識的老師,還有離開講台能坐在學生身邊的老師,這樣同時也創造出學生能和我交談的機會。



私塾式教學?
葉丙成老師在看了我對這樣教學模式的呈現影片之後,說「阿簡把它取名為『莫名其妙的個別化教學模式』,我倒覺得叫做『私塾式教學』不錯喔!」。我覺得真的是很貼切,特別是我在看了這本《大數據:教育篇  教學與學習的未來趨勢》後,更是發現原來書裡講的和我作的,有不謀而合的地方啊。

以下節錄書裡的一段:

學習一直是很個人的事,我們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轉譯成某種見解,再融入自己對世界的獨特看法之中。然而,在學校教育或是專業培訓課程裡,不論是我們所看到聽到、或是受到的教導,統統都經過套裝和標準化,彷彿這些都能達到「一種規格,全體適用」。這幀是我們為了教育普及而付出的代價。在過去,教育是僅限於貴族、教士和富人的特權,而現在幾乎人人都享用。
也不過就在兩個世紀前,所謂正規學制,仍是沒什麼人聽過的概念。貴族精英家庭的孩子,一直到上大學之前,都是交給家庭教師單獨輔導,或送到昂貴的小型學院。在這些階段,教育就是確實依照學生當下最確切的需求,來量身打造。顯然,這種方式沒辦法大規模提供,只有極少數幸運兒可以享用這種受教方式。正規學制在十九和二十世紀逐漸普及之後,就必須能夠大規模量產。為了教育機會均等,「一種規模,全體適用」是我們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略...
現代的教育仍像是當初正規學制興起時的工廠時代,所有學生都接受相同的教材,也必須解答同樣的習題。這並不是個人化的學習方式。現代的正規教育仍然像是工廠的生產線,教材就像是可以互相對調的零件,而教學就像是組裝過程(不論教師付出了多大的關懷,採用怎樣的創新教學,本質仍然沒改變),在教育體系的核心,依然是給予所有學生相同模式的對待。
於是,雖然每一位學生的喜好、特質和優缺點都各有不同,我們卻是用所有學生的整體平均值作為標準,來評量教學成效和學習成果。這裡反映的,依舊是工業時代大規模生產的典型模式。
傳統教育要求維持一致的步調,要在同個時間呈現完全相同的內容;這種作法維護的是教師和官僚體制的利益,而不是學生的利益。事實上,大多數正規學校教育都是為「中等程度」的學生設計的,而所謂中等程度,只是個虛構概念:在想像中,他們的思考或許比教室前排那些神童慢一點,但又比後排那些呆頭鵝快一些。
然而,根本就沒有哪個人能真正代表這種「中等程度」。正如同美國經濟學家柯文新書標題所聲稱的:「中等的時代已經終結」(average is over)。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已經擁有某些科技,能夠協助我們為每個人的喜好和需求,量身打造各式物品和服務,不再需要訴諸過往那些抽象的同質概念。


目前學生已經非常熟悉這種模式了,進門後問我可以不可以拿iPad了,拿了之後就拿出自己的耳機或是公用耳機,開始登入課程去學習了,而這時候還沒打鐘上課耶。而兩節連堂的下課時間,中斷課程去下課的人也不多,很多都是繼續看著課程影片,或是完成未完的測驗。

這樣的教學模式,就全體學生的進度來說反而會更快。一堂課45分鐘,就不是像過去那樣只會教完「一個節」,學生常常可以完成跨章節的學習。主因是我通常會將課本一節的影片用「概念」拆成不同的影片,一節課程就會有一兩個影片,學生的學習就不會受到課本的空間限制,而可以自由前進(通常講述教學就是這節課教這節,下節課教下個節,除非趕課,才有可能跨),甚至也不會受到時間的限制,因為上課跟下課差不多(可以上網查資料,可以討論,只有不能吃東西),所以學生連下課時,也會持續投入在現有進度中,而不會被鐘聲或老師打斷學習。

我們所謂的上課下課,其實是為了老師的教學規劃吧。


教學模式裡的差異化教學

不過我還是必須說明,還是有些學生是趕不上大家進度的,為什麼?不夠投入,容易分心都是原因。換成傳統的講述教學來看,這些學生是不是就可以趕上進度了呢?未必!

得從教完與學完的角度來看,那些所謂的「趕上進度」,其實只是老師趕上了「教學進度」。以下這招我就常用,針對某些趕不及在這堂課結束的概念,我就「唸」過一次之後,然後就算是教完了。那學生學完了沒?欸....。

因此,在這個「莫名其妙的個別化教學模式裡」學習進度落後的學生,我就會著眼在你該學會哪些概念,而哪些概念是你現在不懂或是沒看也沒啥大關係的。就以現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內容來說,我就會把重點放在細胞那個概念和相關延伸的概念,至於生命世界,大氣怎麼演變等等的,我就會允許他先空著,日後再補。只是那個「日後」,是什麼時候,我現在還沒想法。


目前我沒辦法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教材,不過教材的順序和難易度是可以適性的。最近有個例子,我的班級,在最近幾週來了三個轉學生,以前的話,我就會覺得麻煩大了。因為我的課是反過來上的,先上顯微鏡,然後上第二章,再上第一章,這跟多數老師的教學進度不同,在我以前的課程安排,他們就只能重複學習已經學過的東西,而現在我則是可以就幫他們另外開菜單,讓轉學生可以在教室裡學習不同的進度。像大家在進第一章的時候,他們可以在一旁自主學習顯微鏡,只要透過行動載具和和現成的顯微鏡自學影片還有相關實驗材料就行。



學生的轉變
我在網路上放上那部影片之後,我看到有人提出一個看法「看來看去,學生還是只有抄抄寫寫啊」。我從檢查學生筆記之後知道一個現象,學生不是抄筆記,而是寫筆記。

這種模式出來的學生筆記,好的數量比以前多很多,我想因為以前都是按照老師的進度和老師的板書,所以沒辦法整理出自己的筆記。當然,狀況不佳的也還是有,這點我不能藏起來不說。


本來學習這件事情,都看似是老師的責任,但是目前看到一些現象,我想有些學生已經順利被洗腦「學習是自己的責任」。

好幾個學生問我,「老師我回家也可以看影片嗎?」(我心想,本來就是要你們回家看影片的,都是你們有些人沒看,才讓課程變這樣啊)。也有學生會回頭看之前已經看過的影片,我問「之前不是看過了嗎」,學生說「因為我想要複習一下啊」。甚至即使是回家之後甚至週末時,我從moodle的後台,也還是可以看到每天都有學生會登入系統去看影片學習。


課程的準備
這樣的課程,老師在上課時好像很輕鬆,就四處走動處理學生個別問題,也不用對全班同時講什麼話。

不過我其實花了很多事前的準備功夫,教學影片的部份,雖然目前均一平台上已經有現成的國中生物課程影片,不過我還是都自己錄製。一方面是我有自己想給學生的東西,二方面是避免閒言閒語「老師上課都沒在教,都是放影片」

試題解題影片:是我把過去幾年我們學校的段考題目重新彙整編成習題本後,每一個題目都錄製影片上網。

實驗教學影片:經常也是利用下班在家錄製,或是假日到學校去錄製。

資訊設備:每人一台iPad和穩定網路環境,絕對不是莫名的從天上掉下的禮物。是年初申請行動學習計畫,再透過市府設備借用計畫取得,裡頭的軟體設定等等的,也常常是利用課間或週末去設定的。

親師溝通:我做這樣的課程前,包含了數次與家長的溝通,開學時的書面溝通,親師座談會的當面說明。同時也讓行政了解我的做法,最重要的是學生也支持這樣的做法。

教學平台的應用:在學期初,我其實對moodle完全不熟,我也是花了幾個週末去弄懂。當然東西都整合到moodle也是有缺點,只要系統當機就完蛋,所以得要狡兔好幾窟。我影片的連結都在Google試算表上,然後連結放在協作平台上。所以即使當掉一個,我還有兩個備援點。就算都掛掉,還有youtube的直接連結。再來是所有影片都我錄的,我也有離線原始檔可以用。最後最後,就算沒影片,我自己人還在啊,還是可以講啊。




其他人的回饋
目前還沒針對學生作使用者問卷調查,不過前陣子因為被葉丙成老師和張輝誠老師轉貼影片連結之後,也意外獲得許多其他旁觀者的回饋。


張原禎
如果有機會,可以有人回家先看,上課時利用小組同儕專家方式互相提問討論,可有更多同儕互動機會,這樣 in class flipping也不錯。還有啊,moodle裡的數位徽章系統以及個別化學習路徑規劃一定要開來玩喔!週一我也把影片給孩子們看,謝謝阿簡!

Felix Lee
我的論文就是開發QTl標準的moodle測驗模組耶,沒想到10年光景過去,這個開放的LMS好像真的在校學校被廣泛使用,只能說陳老師眼光獨到那時才剛問世就努力推廣,但不管是eLearning、mLeaning最重要的還是「人」,任何系統都要人去管控與正確使用,這個人包括老師和學生…,這位老師真的很棒^^


Sky Weng
今天到現在我終於有時間把影片看完了。這沒有很困難呀,理念沒有超越我們當年的思考範疇,現在中小學都可以自學了,自學團體自己搞定content就可以照著整套複製了,而且說不定連content都可以複製喔,如果有open source的話。你趕快把小孩養大,我找當初一起搞教改的朋友們生一套系統給你,在家自學就搞定了啦。如果缺老師場地,這個方案可以補助人事費和水電瓦斯費,說不定連iPad都行喔,一年一百萬應該夠用了啦。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


高而芬
跟我今天看《大數據 教育篇》一書所提到的 mass customerization 一樣,未來是客製化教育的時代,又如同「可汗學院」所說的,Blended Learning 混合式學習將成為教育主流。記得之前修某個必修課時,教授提到國外許多知名大學已將數理相關的必修課改為讓學生在同一間大教室看影片上課了,課程大綱與內容不變,但是學生多了更多時間來向教授與助教們請教、做更為彈性的自主學習,他認為台灣也該如此,減少不同教授同一時間講授同樣內容的消耗,增加師生之間互相切磋與研究的時間。
"...... 以前不可能觀察到的種種學習阻礙,現在已有辦法逐一化解,大幅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課程可以依據學生個人的需求做調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師的工作不會被教學網路和影片取代,而會變得更有效益、也更有趣。學校領導者和政府決策官員,也能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教育機會,這些正是減少社會貧富差距、讓社經階層流動的重要因素。 ......"


施萬彬
可是輔導課,翻轉教室或個別化教學有搞頭嗎(抓頭)

Maurice Sun
Moodle 系統 之前在美國有用過 我們上課也都是小組討論、問問題或是互相教其他組自己的問題 不過若是能夠讓小孩在家也能夠自主學習就更好了

Lebleu Le
太有趣了,這樣上課就很好玩啊!
影片旁白好好笑~這老師好幽默~


許家慈 
1 to 1 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
在教室中讓每個孩子的可以不同,教師可以變身教練,進行標準與客製的教學。

施信源
個人是覺得阿簡老師的方法~是一種"前置性學習翻轉"的好方法!!!
畢竟國中小回家自己看影片咀嚼教材~有一定難度~家長也有一定的疑問~
不過這種方法非常動態~每個孩子會長出不一樣的狀況~
因此~評量個別孩子的狀況就變成非常重要~
也就需要moodle、G的表單的來確認每個孩子的程度~
另外教室裡的網路訊號來源穩定也是很重要的
但很值得參考~


蘇幼良
先决條件1.每生要有平板或電腦嗎?2.教材有現成的嗎?這二者具備,要做就容易了。


Jason Wang
的確,當用影片翻轉之後,如何在學生進行個別化學習下,老師仍能清楚的掌握學生的進度,對老師來說是重要的資訊,這也是我很需要的一塊,看到阿簡老師用moodle和Google表單的做法,讓我看見了曙光!感恩!



這是完美的課程嗎?我的反思與問題

林莞如老師(皮卡彎)曾經來我的教室觀課,他寫了一些想法:
學生專注於課程內容的比例高於傳統教學,即使偶有恍神,很奇妙的是一段時間會自動回神。
傳統教學,即使乖乖坐著聽也不知道學生腦子裡想到哪邊去。但是阿簡的這堂課,是在學習還是跑掉,很容易看出來。學生的表情一開始就很期待,一進教室就迫不及待想拿iPad開機。人手一台好令人羨慕!前30分鐘是個神奇的時刻,美個學生進度不同,但是都很安靜專注,表情也幾乎都是投入的。

這樣的教學模式乍看之下實在太完美了,似乎解決了所有教育現場的問題,是嗎?

我之所以會取名叫做「莫名其妙的個別化教學模式」,就是我認為還有許多要解決的問題。不然我一定會給它取個響噹噹的名字啊。我作到了一些以前作不到的東西,但同時也放下了一些以前會作的東西。

還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像是社會互動不足,學生坐在那自學是不錯,但是一群人都到教室了,難道就只能坐在那邊像單細胞生物嗎?怎麼讓快的同學可以幫助慢的同學?課堂上要「寫」的東西太多了,其他活動呢?學生是不是真的喜歡這種方式?這種方式是不是真的能幫助學生?

我要怎麼處理這些問題呢?我也是邊走邊改,像是社會互動的部份,我就透過座位安排,本來的座位是一堆桌子連在一起,就像是ㄇ字形,後來我就改成分組桌的擺法,就像是餐廳裡頭一桌一桌的。果然學生一坐下,彼此互動就多起來了。想想還真是有趣呢,以前上課都是希望學生安安靜靜聽老師講,現在我反倒是希望學生盡量交談。

課堂上寫的東西,除了寫筆記外,還有寫我編的題本,寫完之後自己對答案,上網看解題影片。所以就要加入一些其他元素,像是大家都完成到某一進度時,就停下來進行全班討論,或是讓學生在網路討論區中提問,互相上網找答案回答,也或許是在教室裡進行一些觀察活動。

以前課堂上帶一些活動,然後講述概念加上課堂問答,差不多一節就結束了,沒辦法顧及作業檢討和形成性評量,作業檢討大概只能一節課花十分鐘左右,蜻蜓點水講幾題就結束了,而課堂上紙筆測驗的評量,因為一週就是三節而已,所以作的也少。

而現在因為有機會去處理這些,所以就放進課程了。有線上解題影片處理作業檢討的問題,有線上測驗處理形成性評量,然後課程就變成知識面的比重很多。以前因為沒辦法處理,所以一直不那麼注重的部份,現在能被重視了。但是我不知道那些過去我不注重的,會不會其實是學生一直需要的,只是我過去沒法給。(看起來好拗口的一段話喔)

但相對來說,現在也很難同時對全班傳達一些情意部份的想法。此外,錄影片傳遞課程,是可以讓學生自訂學習速度抄筆記學習。但是啊,原有課堂上那種提問、引起動機等教學活動去哪了。


我也在反思,錄解題影片這件事到底好不好。沒有影片的時候,學生有可能靠自己去找答案,或者是和我個別互動提問時,我不會直接給答案,但是會透過問答去幫他自己找出答案。可是錄了影片,學生可以看影片直接知道答案,雖然說這樣比親自解題還有效率,我可以幫助大量學生,但是對於學生的思考是不是真的有幫助?


以前上課45分鐘,要講到滿滿45分也是可能的,但我看了幾次我的課堂錄影,我只有上課開始時講了2分鐘這節課的進度規劃,然後就開始自學共學的活動了。所以對於整個班級而言,老師的角色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喔,我認為這個模式要成熟,我還有很多要加把勁的地方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