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1日

學思達的觀課心得與紀錄

前陣子聽了很多人談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因此我也看了很多資料。這方面的資料很多,除了學思達平台外,FB也有社團,Youtube上還有影片

看了這些資料,總是覺得還缺一角,那就是實際觀課。剛好週三可以請假,所以就特地北上去觀課了,當下還被張老師認出來呢。

學思達的具體操作與實踐方式,上面提到資料都非常豐富,簡化來說就是三件事。

  1. 學:自學,教師提供資料給學生自學閱讀
  2. 思:思考,教師設計高層次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高層次的思維,並進行小組討論
  3. 達:表達,學生上台表達

很多已經進行教學改變的老師看到了這樣的過程,就會發現自己的許多課程也就是走這樣的歷程,著重在學生的主動參與、分享討論與表達。我自己就有這樣的體認,所以我更想去看看張老師是怎麼操作這樣的課程的?我想感受學生進行討論的氛圍,以及學生上台發表時,底下學生能不能從中獲得什麼?




我看了兩堂課,下午第一節理組班的學生,以及最後一節文組班的課。

昏昏欲睡的下午第一節,堪稱鬼見愁的上課時間,弄不好會搞到全班睡覺的時間耶,在這時候的課程會變成怎樣呢?

在我觀的兩節課中,每一節打鐘之後進去教室,都還會看到幾個學生趴著睡。小老師會把幾個昏睡的同學一個個搖醒,但一叫醒,卻又忍不住又趴在桌上。我心想「要上課了,還趴著,等一下萬一起不來,不就尷尬了嗎?」

但顯然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資料發下來之後,無論是自學或是討論的過程,沒有一個人是睡的,連趴著都沒有。文組班在自學看資料的過程中,十來分鐘的時間,全班極度安靜,安靜到隔老遠的其他觀課老師輕聲講的話,我都聽得到,此時,張老師還趕忙去制止那位老師說話,避免影響學生們自學。

十多分鐘過後,我聽見學生細膩的問著組員:「你們都讀完了嗎?我們來討論吧」這就是主動參與課程的樣貌啊。

是不是每個組都會進行討論呢?我注意到當大多數組都開始說明意見的時候,有兩組學生還正在看著自己手邊的資料。但到了最後階段,所有學生都已經進入討論狀態了。整堂課進行了一半了,張老師還說不到五句話,但學生已經進入高層次的思維活動了。我怎麼會知道哩,因為我一直很專注在聽學生在講什麼內容。


思考
可是,學生為什麼會去思考呢?這要回到教師提供的問題上了,如果教師提供的問題是記憶性問題,學生能作的就是記下來複誦,但如果是分析、評鑑等問題,學生就得運用手邊資料行統整。

關於這點,翟本喬先生在《Big Data大數據的獲利模式》這本書的推薦文能說明這件事。他說

「想要做Big Data(巨量資料)的人請先認清楚:什麼是Data(資料)?存得起來的,就是storage(儲存),看得到的,才是 data(資料),看得懂的,叫做 information(資訊),用得出來的,才能稱為 intelligence(情報、智慧)」

讓學生把資料變成資訊,關鍵在於「提供階梯」,以國文科來說,階梯指的就是形、音、義、註釋等,可以更進一步理解文義的工具。而要讓資訊變成智慧,關鍵則在於「問題」。

最低階的問題是只需回答「是或否」,而再高一點,就是要回答「是什麼」,再更高一些,就會是「為什麼」。而再高一些呢?這就要從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裡頭的應用、分析、評鑑、創作去設計了。

表達
課程中讓學生表達,這在非講述式教學的課堂裡,應該是常見的光景。「表達」要用紙本或是口頭?沒有標準答案,思考與寫作運用不同的心智能力,寫作要沈澱思緒,口說要思緒敏銳,根據所注重要培養的能力,課程設計就會有所不同。

在張老師的課程裡,我看到當學生被點名上台發表時,俐落收拾資料走上台前的樣貌,讓我心頭一震,「這些學生好大方,完全不扭捏作態」。上台發表時,張老師會根據學生回答再去追問,啟發學生去思辨的過程。除了辨,甚至還可以辯,課堂中也能看到學生勇於和老師在台上爭論。

我嘗試將自己投入化身為場中觀看發表的學生,然後我發現,即使我只是坐在台下的學生,居然也能從這樣的師生對話中,學到不同的思考角度與獲取知識內容。也就是說,學生的上台表達與師生對話,也是幫助聽眾們「再度思考」的契機。


未來能力的課程
觀課後,回想那些課程段落,突然想起一段話,那是在《未來教育 Future Learning》這部紀錄片中,英國新堡大學教授蘇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所說的。

「一個現在5歲的孩子,他在25歲之時,已經是2031年,有哪一個老師敢說,他們的教育能讓孩子在2031年,在一個未知的世界中生存? 
不過我篤信我可以給教師們設計一項只教授三樣技能的課程:閱讀理解,對於一生要從螢幕獲取訊息的一代來說,這是眼下最為關鍵的技能。訊息檢索,不管有沒有鏈結,都要能找到關鍵詞,這至關重要,如果說算術已然過時,那麼訊息檢索就勢必會取代它。最後,如果一個孩子知道如何閱讀,知道如何搜索訊息,那我們該如何教他們相信什麼?
在每個成年人頭腦裡都有一套機制,來源各不相同,對於如何去相信,你我機制不同,有時我們說,這是顯然的,有時我們說,因為某某人是這麼告訴我的,有時我們說,這是毫無意義。其內在機制是什麼?我們要在孩子多大的時候,為他們建構這個機制?如果我們很早就這麼做,這個孩子就會具備與教條抗衡的能力。我指的不只是宗教信條,而是所有形式的教條。 
我認為作為教育者,作為在這個訊息飽和的世界中,從事最重要工作的人,就是要讓孩子具備與教條抗衡的能力,就像從前我們教孩子如何用劍戰鬥,如何騎馬一樣。」

張老師的教學模式,就是在傳授這些技能的課程。兩者之間,居然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