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0日

掃墓有感

住在荒郊野外的生物們有個傳說,大約在每年晝夜相等的十五天會有毀滅事件來襲。

大型的生物會出現,把棲身的草叢鏟盡,在附近點燃大火,製造連續的巨響,雖然他們會帶來一堆食物,但數十分鐘後,又會被帶走。
他們只留下一地的灰燼和垃圾。


每年這樣的事情重複發生,這些居住在野外的生物習以為常。

他們知道當棲息的草叢被連根拔起的時候,就是逃跑的時候。

蜥蜴跑。


蜘蛛跳


連陸生渦蟲也得緩慢移動他的身軀逃離這個煉獄。



不過,只要過幾天,被鏟去草叢的土地上,生機再度出現。埋藏在土壤中的種子,得到機會。
前一陣子樹太高,草太長,躲在土裡的種子發不了芽,即使冒出頭來,也得不到生命所需的陽光。

還好那些大型生物幫了個忙,讓他們得以在此發芽。新落下的種子總是有機會出頭天,最多就等一年吧。


不同的土壤孕育不同生命,在不同的土丘上也有不同的生命。有的盡是芒草,也有的都是低矮的小草。一個個的小土丘上有著不同的小型生態系。



後記
掃墓對我來說其實不是太愉悅的事情,充滿了爛泥、烈日和大雨。
不過在我開始學生物之後,事情開始有點好玩。我開始觀察掃墓和生物間的互動關係。


清明在春分後約十五天的時候,當後人把墳前的雜草去掉,意味著「次級演替」的開始。

一千多年前的少年白居易寫下了這首詩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野火為什麼燒不盡,是堅毅的根莖還留著,還是土中的種子等待發芽。
有人的墳上都是五節芒或是象草,也有的都是低矮小草。什麼原因讓他們的墳上不會出現高大的芒草呢?

一年一度的掃墓,是個選汰壓力,讓習於掃墓的生物適者生存。
例如:多年生的植物鮮少出現在墳上土丘,畢竟在還沒開花結果前,就可能被鏟掉了。所以墳上盡是生長快速的植物,誰能越快佔到地盤,越快產生後代,誰就越能當墳地霸主。

大學生態學的實驗有一回也在墓仔埔上課。

我們一群人浩浩蕩蕩地走向學校對面的蟾蜍山,分組紀錄每位先人的墓碑資料。
我們紀錄性別、死亡日期、年齡,透過這些資料我們分析了這些人的年齡結構、死亡率。
很特別的實驗吧!

多年之後,我幾乎快忘記那些生態學實驗作些什麼,但是在墓仔埔上課的內容卻還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