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9日

大家一起殺蛤仔

本學期最後一次的專研,就是來殺蛤仔。這個餐桌上的食物煮熟了就整個吞下去,我們幾乎不去細看他的構造,(ㄟ..等等,我們當然會把殼弄掉再吃!)。不過透過這個實驗,下一次吃文蛤應該會再等一下下吧?

這次實驗的內容包括以下步驟

  • 外型觀察
  • 內部解剖
  • 觀察心搏
  • 鏡檢鰓及生殖腺
  • 分離消化道
  • 繪圖

首先觀察外觀,以下方為例,左邊鈍圓稱為「前端」,右邊稍尖稱為「後端」,兩殼絞合的一面為背面,分離的一面為腹面。

區分左右殼的方法,手拿貝殼,殼頂朝上,前端向前,後端向後,左邊就是左殼,右邊就是右殼。

學校附近的大潤發一直是我準備材料的好地方,只要20幾元就可以買到一次上課所需的文蛤。除了每週帶個鍋子在校園裡晃來晃去,引人注目外,比較困擾的是最後的處理,國中當然沒有焚化爐,所以只好帶回家裡當廚餘。

在解剖之前可以觀察運動、呼吸和攝食的方式

  1. 運動:斧足伸出的時候,輕搖容器,可以觀察斧足遇到刺激而收縮、緊閉雙殼。另外還可以把文蛤放在有20~30公分厚的細砂處,然後加入清水,觀察有水、少量水或較深的水的文蛤如何潛砂。
  2. 呼吸、攝食:在文蛤的後端輕輕注入幾滴稀釋的墨水,可以用來確認何者為出水管、入水管。另外還可以在一小培養皿中加入單細胞藻類,再利用計數板計算每毫升單細胞藻類的平均數量,然後加入文蛤。當文蛤伸出水管後過20分鐘再取樣,檢查藻類的變化量,從而得知每分鐘文蛤的濾水量。

解剖的方式:用解剖刀插入腹面的殼縫,扭轉刀柄,將殼稍微撐大,再插入鑷子取代刀柄,接著就可以用刀切斷閉殼肌打開殼。另外也可以把文蛤放入35℃的溫水中,等到斧足伸出之後繼續加熱水溫,直到斧足受到刺激不太收縮為止,接著就可以解剖。

在解剖這個步驟要特別注意別讓解剖刀插到手!

打開殼後,不要急著把它全開,透過半開的殼,可以看見入水管是外套膜後緣增厚癒合的構造。

打開之後,在最靠近殼的位置有一片薄膜,那就是外套膜。

用大頭針插入出、入水管,可以確定他們的走向。如果開殼時用力過猛,會讓外套膜裂開,出入水管也跟著裂開,所以要千萬小心。

輕輕掀開外套膜,下方的器官就是鰓。這是文蛤呼吸的器官,

把外套膜和鰓切下來的樣子。(上方為外套膜,下方為鰓)

切一小片鰓,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很明顯的看見纖毛擺動引起水流。這在標本的邊緣處最明顯。

另外一個可以用到顯微鏡的就是生殖腺。文蛤是雌雄異體,不過從外觀不容易分辨雌雄。文蛤的生殖腺位於內臟團內、腸的周圍。

可以用鑷子取一點這部份的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下方是文蛤的精子,由於精子的尾巴很細。所以觀察的時候只能隱約看出有尾巴擺動。在這次的實驗中,只有1/10的文蛤是雄的。

另外,如果是雌的文蛤,可以看見卵細胞。

除了鏡檢以外,心搏也是本實驗的重點,心臟位於背端靠近絞合處的位置。不過在本次實驗中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從面前的文蛤觀察到心搏,原因不明。
**畫面中的文蛤是殼頂朝下

文蛤有完整的消化道,小心一點可以把消化道完整的分離出來,而那一坨深色的是肝臟。

有些可以找到狀似粉絲的「晶桿」,它的主成份是水,含有消化酵素,可以協助分解食物,特別的是,擺著一陣子就會化掉。

最後就是要繪圖了。

雖然國中生還不太能掌握繪圖的要領,不過還是有很多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