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一下今年進行養分與酵素的實驗的一些技巧
測定食物養分的實驗
因為實驗室剛好衝堂,所以我就安排在教室進行。準備一個塑膠盆,再切一片珍珠板。盆子裝熱水用來提供本氏液的反應,帶洞的珍珠板設計的尺寸比盆底大一點,讓板子可以卡在盆子裡,然後固定一段距離用原子筆戳洞。
實驗的容器就用微量離心管,測試的食物、本氏液都只裝一兩滴,裝好就塞進珍珠板的洞裡,因為微量,所以反應很快,一到兩分鐘就會有反應了。但要注意離心管不需要蓋蓋子,不然可能會泡著泡著就爆開,如果會常常需要這樣使用,也可以乾脆把蓋子剪斷。
酵素實驗
上述的離心管,可以繼續用在額外的酵素實驗,例如雙氧水加上一些金針菇,然後就可以做成不定時炸彈,但是會噴出雙氧水,要小心就是。
課內實驗的部分,今年收集唾液的方式改成使用紗布,因為剛好有一批。本來都是叫學生把整片紗布放嘴裡咬,不過好幾個學生咬得嘔聲連連,後來就改成「手拿著一端,另外一端放入嘴裡咬20-30下」,然後大家把自己咬過的紗布放入小紙杯中,再加一點水進去杯子裡讓紗布浸潤,最後把水倒出到試管就可以用了。
光合作用
要做這個實驗的時候,北部連日陰雨,根本沒辦法使用室外植物,還好幾年前實驗室有買生長箱,反正加水就放進去養就對了。如果沒有生長箱的,其實準備多個檯燈加上定時器,效果也是一樣。
芹菜實驗
每年都會泡到有些芹菜爛爛的,其實泡爛的芹菜很棒,可以從裏頭撈出一堆絲狀物,裏頭也有一些漂浮物。
絲狀物就是芹菜的維管束,就是一些分離的導管,細節可以看這篇多年前的文章,至於一些霧霧的漂浮物多是薄壁細胞。
小魚尾鰭觀察
多年前改成把小魚放進封口袋來觀察了,效果原比幫小魚蓋棉花被子好很多,我以為大家都已經這樣做了,結果最近才知道朋友還是用棉花蓋住來觀察。只用棉花蓋住的最大缺點是魚在活動時,會把水噴到物鏡上,然後物鏡就會發霉損壞。
問了他為什麼還是用棉花,他說他覺得把魚放進封口袋還要手拿魚做這件事,有點阿雜。ㄟ,其實完全不需要沾手啊,就是準備一個L夾,底下剪開一個口,差不多魚大小,這個就是漏斗,底下請一個學生協助套上小封口袋,你把魚撈起後放進這個塑膠漏斗就好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