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4日

地震模型(5)-新技法的震央模型


IMAG2380-1
上圖為新版的震央模型


透過這段影片,可以看到其立體的效果
  



上次作的震央模型,在今年的賽e趴,我有帶去給幾個朋友看,結果朋友問說「那921的那個震央在哪裡?」,欸...全都是黑的,我也不知道是哪個。

心裡頭就起了一個要改良製作的念頭,再加上其實當初製作時花了很長時間,我一直很想用新的方法來製作。於是趁著自己心還在此,趕快動手做了吧!

首先是標示震央的顏色,目的是把超過6的用紅色標示,其他大於4,小於等於6的為黑色。
作法是在圖層的屬性中,選擇樣式後,用規則去處理(我檔案中的field_4就是規模)
QGIS



之前的製作時,都是把全部九千多筆資料全部放進去,其實做出來會因為點太多而看不到某些細節,所以這次試著只處理規模大於4的。這是在圖層的過濾功能處理的
(那個field_3是深度,每個深度圖都要改一下這個範圍)


QGIS2


做出來之後,特別用彩色噴墨印表機印出。為了作出這個彩色的,我還去搬出那個幾年沒動的印表機,   還特地去買墨水,結果因為印表機年代太久了,廠商已經停產墨水,我跑了好幾個地方才買到附廠的。天啊,一個好好的印表機,就因為沒墨水匣,它就必須被淘汰?

印在透明片後,分圖層剪下之後,疊起來看效果就是這樣。製作的檔案在此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folderview?id=0Bzwhi7Oh9a5ZbXFSYkFrQVBrZms&usp=sharing
IMAG2348



這個模型的新技法的跟舊的有什麼不一樣?

首先,新的製作時間可以更短,舊的疊八層圖層,至少就要四個小時以上,新的只要半小時以內,而且新的可以讓氣泡更少。而更重要的是這新技法能夠讓各個圖層的深度間隔更容易做出來,如果是舊的,不同圖層的很容易被壓疊在一起。

這個新技法的重點就是事先製作「數mm厚度的樹脂薄層」,如果是要疊八層透明片圖層,就至少要八層。
IMAG2350

作薄層要在正式製作前的24小時前,因為是薄層所以氣泡也很容易處理掉,所以幾乎可以作全無氣泡的薄層。

製作前,請先將薄層和透明片按照順序排列好,避免製作時忘記自己作到哪一步。

製作時,模型上完離型劑之後,用衛生紙擦拭均勻。模型底部先放一個薄層,然後倒入適量液態樹脂,將第一層透明片插入液體中,處理表層氣泡後,再插入第二層薄層,然後是第二個圖層,以此類推。一開始倒入的液體樹脂,可以一次倒多一些,不需要每次插圖層就倒樹脂。

這個過程如果熟稔的話,應該是十幾分鐘就完成了。雖然必須前一天事先製作薄層,但是總和的工作時間會比過去的製作方式更短。

我覺得這個製作的專案很有趣,讓我很愛,所以我打算開學後辦一個迷你工作坊,就教這種模型製作。

內容包括使用開放原始碼軟體QGIS,取得政府開放資料來製圖,最後做出一個屬於自己的透明樹脂模型。製作的主題除了震央外,還有下篇提到的等高線模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