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7日

行動學習鷹架建立工作坊

數週前孫主任跟我說想辦個校內的行動學習研習,問我是否可以協助,我認為這是好事,一定要答應的。不過我覺得講的內容不用鎖定在App的教學使用上,反而是課程經驗會比較好。

於是乎我們就開了一個研習叫做「行動學習鷹架建立工作坊」,我講了我的課程經驗之後,再看看老師們有什麼需求,然後再進行後續的整備。

在前一晚準備時,最初是想做簡報,可是發現很難做,所以我就改成用freemind做心智圖,想要用心智圖的方式來呈現。但是又考慮到老師們需要有資料能作後續學習,所以最後乾脆就用Google文件,在裡頭放上Blog的文章連結,而且我也可以隨時修改。老師們只要一開始先掃描QR Code就可以看到文件,回家要看就鍵入縮網址就行了。講行動學習的場子,就讓老師們試試看行動學習吧。這個連結就是給老師們的大綱。

我在做行動學習課程的經驗中得到一個簡單原則,如果是讓學生使用平板,無論分組或個人使用,老師必要的事情就是「閉嘴」。

講個反例吧,曾經聽一個廠商來演示,他們有個系統功能,讓老師用PPT在前面講課時,學生的平板也能呈現老師的PPT。我覺得那根本就是多此一舉,我們自己當學員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都沒辦法專心了,學生又怎麼會專心呢?

我做了不少行動學習的課程,後來統整歸納後發現我用了三種課程模式,一是PBL,二是WebQuest,三是翻轉教室。三者的共同點就是「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有了這個前提之後,學生拿到平板所作的事情就是探索與表達。

探索的方向有很多,戶外探索、網路資源探索、資料檢索....。表達的方式是製作簡報、製作電子書、拍照、影片製作等,也可以是單純的口頭發表。我認為這樣才是發揮行動載具效益的最適方向。

2014年6月25日

結合社區資源的環境行動踏查專題-隆恩圳

延續著前一篇文章的環境專題,再講到環境時,我其實還很想走出校園去作些特別的戶外課程。前幾年我都會帶部份班級去作一趟頭前溪小旅行,不過走了幾年之後,總是覺得光是走來走去看東西,實在不過癮。

於是乎,我在幾個月前就開始設想一項戶外的環境調查課程(不過我得先說,後來這個課程被我縮減了),調查的目標就是學校附近的隆恩圳,目前看來就是一條臭水溝罷了,可是它卻是百年來此地的重要灌溉溝圳。

由於本校附近道路錯綜複雜,所以我規劃是這樣,全班分六組,每組一張新竹市精密地圖集,然後再配合上iPad的Google地球,先找目標水圳。水圳很長,上頭有幾座橋,所以每組安排不同的橋為目標,然後學生必須規劃路線前往,這樣各組就會走不同的路線前進。

前進的過程中,各組學生利用iPad紀錄沿途的污染,像是垃圾污染、水污染....。到達目的地之後,紀錄環境特色,並採集水圳水樣,當場分析水溫、水質酸鹼值、溶氧量等。回程之後各組分別製作該路線的環境短片以及簡報。

這個課程我想了好幾個禮拜,最後還是打住了,因為擔心學生在路上走的安危問題啊。雖然學校到那些地點,不過短短500公尺,但是學生分組分散走路,萬一發生什麼事情,我就永遠在新聞版面了。其實也有想過和家長合作,只要每組都有一個大人陪著就行了,不過反正最後忙著忙著就沒做了。

但是啊,老樣子,課程想好了卻沒實際作,真的會內傷。乾脆和同事老王合作,拿他任教的資優班,在他專題課程中先作個實驗課程進行吧,反正人少也好照料,只是就沒辦法每個人走不同路線了。

於是乎我們就乾脆規定學生成一大組,大家一起從地圖上找到隆恩圳上的六道橋,然後規劃行進路線,依序紀錄周圍的環境,至於水質調查的部份就免了。最後的作業,就是每個人需完成一部環境短片。

透過走進社區來覺知環境,是件很有趣的事情,特別是有學生走到最後才發現原來地點就在家附近,而自己卻從來沒發現這條溝圳。


以下,就是某位學生的作品


短片是用iPad的imovie來作,事實上我同事老王也不是直接教,是叫學生上網搜尋教學影片來自學。藉由影片可暫停的功能,學生一步步學會製作影片的方式。


後來我把這個課程跟小p聊了,他給了很棒很具體的建議:
他說:「這東西接下來就是DFC了(Design For Change)。話說回來,你這個開頭,根本可以發展出一整套隆恩圳的地理位置與污水排水系統、隆恩圳的歷史、生物生態污染調查。作為開始。然後接著是DFC精神,提出計畫,針對隆恩圳的問題提出可能可行的解決方案,然後結合公民課程,去和社區居民接觸,懇談。看看沒有有辦法取得隆恩圳再造的認同...。然後真的去清除垃圾,並防止垃圾再度堆積。污水的問題我覺得比較難處理,因為需要污水下水道工程進來。但是可以去談家庭污水排放的問題」

這讓我想到污水下水道的確也是可以放進我的環境議題中,特別是最近幾年,因為最近新竹市就大量在進行污水下水道施工,學校附近的道路也可以看見許多不同的人孔,很值得為此來安排課程呢!

校園生態與環境的調查議題專題

去年的時候,我使用了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教育部數位學習示範課程的課程,將之修改為適合本校環境的一系列環境的專題探討活動,那時候規劃課程叫做「環境議題搜查線」,希望學生藉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培養對環境議題的覺知,察覺環境發生什麼問題,並進行環境行動。

課程規劃以社區和校園兩種場域,每組學生分派一個環境議題調查任務,在一週至二週的時間內進行環境調查、議題探索、發現議題,並根據所得的資訊擬定相關行動。在任務探究前,先進行環境價值觀的表達紀錄,任務結束後將執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檢討與討論,並與最初理念或自我價值觀作比較,以瞭解自我環境價值觀與行動在執行時在實際落時候所將遭遇之問題點,以便進行後續環境行動的修正分析。

此專題要透過下列省思問題培養學生的價值觀
  • 你認為這個議題的重要性是什麼?
  • 你覺得得到的答案會是什麼?
  • 你選擇這個議題的原因是什麼?
進行方式是在第一節課將全班分為 2-3 人一組,分配一項環境議題,學生在此節需討論調查計畫,教師並說明該項議題調查所需注意事項,且學生需填寫對這議題的想法,藉以表達對此議題的價值觀。

分配議題的方式可採用抽籤,或是學生自行挑選。同一個議題亦可由兩組學生分別完成,藉此也可以比較兩組學生對議題的掌握能力,並相互激勵。

不過,規劃是這樣規劃,去年倒是沒有實際執行,可是想好的課程沒去執行,總是會覺得不甘心,於是乎今年就開始執行了,不過限於時間,所以我也並沒有完全照著去年規劃的那樣做。

議題除了由我提出外,也包括和學生分組討論產出的部份,製作的部份則是用iPad拍照錄影,然後製作完成一本環境議題電子書。

時間用了四節課左右,都是以校園的生態與環境為主。生態部份包括某兩處的草本植物調查、樹木樹皮調查、小棲地的土壤生物調查、水池生物調查等,環境部份則是做男廁女廁調查、大樓用電量、透水鋪面與積水問題、校園耗電量調查,或是作校園某處的空間規劃。完成之後再由學生上台發表。其實也未必一定得用電子書方式,用一般簡報軟體就可以了。




明年在課程規劃的時候,可以再做調整,用先前規劃的課程來進行也是很棒。這些議題調查包括以下數項,包含該議題的調查方向與方法,以及最後採取的環境行動模式。

********************************************************
(1)校園人事物調查
說明:每個校園中都會有許多獨特的人事物值得記憶與被提起,數年後你畢業回到這個學校,你會想起什麼樣的事情呢?

資源: 畢業紀念冊(可於圖書館借閱)、父母、校友、鄰居、同學
行動:寫一篇刊登在雜誌光華國中介紹新聞
任務:
  • 調查學校的建校歷史,以及校園變遷的過程與歷史?
  • 調查學校中的建築,也許是具歷史意義,或是特殊保存價值、建築優美、校園發展重要歷程代表,或是已被拆除的重要建築等。
  • 調查校園內你認為最美的角落或景物 ,為什麼認為它最美麗?構成它美麗的要素有什麼?用一種最有創意或你最喜歡的方式紀錄它。
  • 調查校園中具有特殊意義的景物。
  • 調查在學校歷史上、社區發展過程中、校友記憶中等等不同角度或視野所具有不同意涵的景物。
  • 分享對你而言,校園中具有特殊意義的景物。
********************************************************

(2)校園溫度調查
說明:校園的冷熱溫度,在各校舍之間,或是操場空地之中,溫度是否相同?
資源:溫度計、校園地圖
行動:製作主題海報一張,尺寸半開。
任務:
  • 選定地點進行溫度觀察,紀錄溫度與時間變化。 室外定點選擇:操場、樹下或灌木叢下、水池、草地、建築物出入口、停車場等地。室內定點觀察:辦公室、教室、合作社等處。
  • 比較並分析鄰近地點之室內外溫差,如不同樓層的溫度差異。
  • 比較並分析相似場所之溫度,如開放空間的操場與草地。
  • 觀察溫度變化外,並紀錄其他可能影響的項目,例如日光、濕度、降水、風、日照方向變化、植物光影變化、有無植生變化。
  • 提出如何改善校園溫度不適之對策

********************************************************

(3)繪製人與土地學區地圖
說明:本校有多少學生?他們來自哪個地方?本議題目的在於了解校園環境中「人」的因素,從居住環境探查社區與學校之間的關係
資源:
  • 學生人數可訪問教務處或學務處的師長,或是下載課程總體計畫觀看。
  • 鄰里界線可看《新竹市精密地圖集》、北區區公所網站
  • 學區資料可從新竹市教育處網站,或本校網站得到
行動:繪製人與土地主題地圖一張,尺寸半開。
任務:
  • 調查本校學區範圍
  • 請進行校園人口調查,可包括性別比、年齡比等。
  • 畫出學區範圍,地圖中畫出各里的界線,還必須要有學區中小學位置,人數等人口資料。
********************************************************


(4)繪製社區水資源地圖
說明:新竹市北區具有不少水圳,又有淨水廠,學生將以水資源為主題,從校園環境為出發點,進行社區實際探索,進而與社區環境相連結,達成校園環境與社區環境的議題連結,使得學生能藉由校園環境探索過程後進而關懷社區環境,並展開社區環境探索活動。
資源:新竹市精密地圖集、台灣堡圖
行動:繪製水資源主題地圖一張,尺寸為半開
任務:
  • 圖中需有各鄰里與水圳位置,盡可能畫出水圳的起點和終點,並拍攝水圳污染狀況照片,最後以海報展示
********************************************************
(5)校園土地調查
說明:一天有將近 10 小時在這塊土地上,你究竟對這土地了解多少?
資源:使用 Google 地球調查校地面積,或訪問總務處師長
行動:製作主題海報一張,尺寸半開。
任務:
  •  調查學校地坪面積。
  • 調查每棟建築的樓板面積,計算總和並概估校園容積率。
  • 調查校內由綠色植物所覆蓋的面積並概估校園綠覆率與透水率。
  • 計算方式:
    A.校地總面積。B.建築物基地面積:教室、實驗室、體育館、廚房...等建築物一樓 的面積+車輛主要動線面積。C.運動設施面積:籃球場、排球場、風雨操場...等面積。D.綠地面積:草皮、花圃、大樹下方為透水地(樹下為水泥 地、柏油地面則不算)。E.透水面積:綠地面積+連鎖磚地面+紅土跑道的面積。
  • 綠覆率及透水率 計算方式:綠覆率D/A-B-C,透水率E/A-B-C
  • 提出如何增加綠覆率和透水率的方案。
********************************************************

(6)校園淹水調查
說明:校園中許多地點常因排水設計不良或土壤硬化,導致雨天後,積水無法順利排出。
行動:製作主題海報一張,尺寸半開。
任務:
  • 紀錄降雨時地面水的積水程度,並調查其排放方式。
  • 紀錄雨量與下雨時間
  • 提出排水規劃方案
********************************************************

(7)校園垃圾調查
說明:進行學校廢棄物處理的調查,了解廢棄物的產生與處理過程。本教學活動強調讓同學從物質循環再利用的概念,思考學校垃圾處理與資源回收循環利用的可能性。

資源:衛生組師長訪談、新竹市焚化爐
行動:製作主題海報一張,尺寸半開。
任務:
  • 調查校園學生與老師人均垃圾量
  • 調查統計每日、每周廢棄物的數量,學校多久進行一次清運處理,處理方式為何?
  • 佔新竹市可處理垃圾量多少比例
  • 調查廢棄物的類型與來源。
  • 廢棄物的分類狀況與處理方式
  • 廢棄物的回收使用狀況
  • 垃圾分佈圖與種類
  • 資源回收量與種類
  • 從校園垃圾處理問題與全國垃圾處理狀況作比較,進一步分析單一學校狀況推論全國相同規模學校之垃圾產生量,最後佔整體國家比例,進而推論對整體國家的之關連,做為國家制訂垃圾處理問題之資料。
********************************************************
(8)校園無障礙調查
說明:當你健康在校園中跑跳移動,不會察覺校園無障礙問題,但有天你受傷了,你會需要一個完全無障礙的環境,而我們學校作到了嗎?
行動:製作主題海報一張,尺寸半開。
任務:
  • 調查紀錄樓梯、電梯等障礙設施或無障礙設施
  • 無障礙設施的分布、範圍、類型與數量。
  • 無障礙設施的堪用狀況。
  • 觀察、分析長期使用無障礙設施的使用者類型。
  • 分析無障礙設施的安全性與適用性。
********************************************************
(9)校園噪音調查
說明:進入校園後,你不時接受噪音攻擊,你真能忍受嗎。試著調查出真正的數據,向校方提出建議。
行動:寫給校長的一封信
任務:
  • 調查校園噪音污染種類(警察局警報,廣播)
  • 校園週遭環境主要的高分貝聲音來源與地點分布、時段之調查。
  • 主要的噪音來源調查。
  • 尋找校園內受噪音影響最嚴重的地點。
  • 調查校園內的隔音設備施用狀況。
  • 提出校園內的噪音處理策略。
********************************************************
(10)校園耗電調查
說明:政府和學校不時宣導能源節約的重要性,但學校耗電到底有多少?
資源:訪問總務處師長
行動:製作主題海報一張。尺寸半開。
任務:
  •  調查全校用了幾隻燈管
  • 從各層用電模式的耗電瓦數研判校園用電量。
  • 訪問校園內的總耗電狀況,包括用電量、使用方式、使用者、高低峰狀態。
  • 提出校園內的能源政策,以及生活中可以節約能源的小方法。
  • 從校園耗用能源量來與現行全國能源耗用狀況作比較,進一步分析單一學校能源狀況耗用情況來推論全國相同規模學校之能源耗用量,最後佔整體國家能源耗用比例,進而推論對整體國家的溫室排放氣體之關連,做為國家制訂能源政策參考之資料。
********************************************************
(11)校園喬木調查
說明:如果學校沒有樹,你還會喜歡這個校園嗎?試著對這些樹木多付出一些關心
行動:製作主題海報一張,尺寸半開。
任務:
  • 調查校園內喬木種類、數量、栽種位置分析。
  • 調查校園內老樹分布與生長狀況、數量。
  • 調查校園內之台灣原生種與外來種之喬木調查,與栽種之原因、生長狀況。
  • 調查校園落葉量,並紀錄季節日期
  • 提出落葉處理對策,只有丟棄的處理法嗎?是否有別種處理方法,優缺點為何?

2014年6月21日

人類與環境的教學紀錄

人類與環境的這個單元是我過去常常想放生的單元,很想喊一聲「這個你們回家看就懂了」。不過這樣放生太不負責任,而且這個單元其實是一個運用過去學到的知識來進行深入思考的單元。

單元重點顯然不是「溫室效應的氣體是什麼」、「台灣有幾個國家公園」、「國家公園和自然保留區哪個管得比較嚴」,我更想帶學生的是去想為什麼。幾個班級裡,我各自用了不同的方式來上課,但概括來說就是「問題導向」


講述與討論
在人類對環境的衝擊一單元中,課程內容包括各種污染、過度捕獵、棲地破壞...。在此,我進行的第一種課程是講述與討論並行的,根據課程內容,我在黑板上列出了數個問題,先討論這些問題之後,再做解說。

這些問題包括

  • 有人提議不該補撈魩仔魚,原因是為什麼?
  • 「吃素救地球」的立論依據是什麼?你的意見是什麼?
  • 請解釋為什麼不該吃黑鮪魚、鯊魚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翻閱課本找答案,我會告訴學生可以翻那幾頁的資料來思考。

問到吃黑鮪魚、鯊魚那些時,我在先前的課程裡,會用黃石公園的灰狼的活動,讓學生知道高級消費者消失對生態系的影響,但在此我就會想讓學生知道除了對生態系的影響,對個人還也會有什麼影響,畢竟人總是關心自己的,透過與自身相關的議題來切入,會比較引起共鳴。

這題的答案方向在水污染和生物累積,學生翻閱課本普遍都能答的出來「因為很容易累積毒素」,但我會反問回去「為什麼」、「然後呢?」、「還有呢?」

追問的重點在於讓學生有機會將自己的論點闡述清楚,如果追問之後還沒有出現完整答案,再繼續請其他組補充,但是會說「這個答案還沒完整,還差一點」。


WEBQUEST
第二種進行方式就是放更多時間給學生了,採用的是類似Webquest的方式,讓學生利用iPad分組查詢找台灣發生過的環境事件,以及政府和民間怎麼因應,最後進行報告。查詢的重點放在人事時地物,這些事件包括香山綠牡蠣、戴奧辛事件、梅花鹿復育、魩仔魚的過漁...。


學生提問
第三種方式是完全以問題導向來進行的,教師講述的部份又更少了。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後,每人要想一個有深度的問題,然後我抽籤請學生發表問題。

學生問的問題都蠻有趣的,像是
「琵琶鼠會吃藻類,那可不可以放進去優養化的水池裡來解決優養化」
「優養化可不可以回復?如果打氧氣進去是不是可以回復?」
「象牙裡面為什麼是空的?」
「福壽螺有辦法完全除掉嗎?」
「珊瑚白化會死嗎?」
「珊瑚白化可以回復嗎?」

而學生提出問題之後,並不是由我來回答,反之是詢問有誰可以回答,也就是說我只是「問題」的引介人,不負責產生,也不負責回答,只有在需要補足的時候才出現。我從學生反應中知道,學生透過自己思考產生的問題,再透過群體討論的方式獲得答案,效果會比我直接講述來得好。

這樣的模式也適合用在收尾上,當我用講述的方式講這個單元,並沒有去解釋課文每一個部份,所以最後我就會請學生自行再閱讀,閱讀後必須提問,透過這方式來了解學生哪裡有疑義。有個學生就提出了一個我很欣賞的問題,她說「課本上說的毒素累積是脂溶性的,可是我們吃的是黑鮪魚肉啊,為什麼這樣會累積?」


環境教育的戶外教學活動
要談環境,怎麼可以不到真實的環境呢?因此我安排了戶外教學,不過不需要走遠,只要走出教室到校園就可以。

像是講到藻華和優養化,學生教室外的水溝裡其實就有藻華,我就會在那邊要學生思考「為什麼這裡會有藻華現象?養分哪來的?」

或是帶一群學生走到學校外面的水溝去看看什麼是家庭污水造成的優養化現象,學生的反應讓我很高興,因為那條水溝是一些學生們上學必經之路,但是他們從來沒有仔細觀察過它。

講到生物多樣性的時候,我也是利用校園資源來進行戶外教學。走到校園來上課,我認為教師一定得先認識自己的學校,像我就經常對學校東張西望,也向總務處要了校園設計規劃圖,來進行地圖數位化。







透過這樣的圖,來調查校園現有的綠地面積與分佈(其實這個也可以變成課程之一)




有這樣的觀察經驗後,我知道我可以用操場旁的草地和圍牆邊的小荒地,認識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多樣性。




活動前,我請學生等會只要注意腳下的生物和環境有什麼不同,然後我就帶著他們安靜的走過這幾個地方。最後選了一處陰涼處,請他們思考幾個問題。
1.兩處生物有哪裡不同?
2.兩處為什麼不同?

思考一分鐘後,請他們去找相鄰座號的同學交換討論答案,一號和二號,三號和四號。然後我再抽人出來說答案。

透過實際觀察去體認多樣性,學生可以看到同一種植物有著不同的葉型、高度...各種性狀,兩處棲地的物種多樣性不同(物種數不同),也可以看到兩處由於光照、濕度等環境因素,讓兩地擁有不同的生態系多樣性。

最後我也請學生提出解決方案「如果你是校長/總務主任/學校空間規劃師,你可以怎麼增加校園的生物多樣性」


用學思達來學生物多樣性的維護

接下來再來看看,怎麼去看國際和台灣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方法。我從學思達的觀課經驗中學到了不少,因此我採用這樣的方式來作,提供課程的補充資料讓學生自學,然後請學生帶著問題從中搜尋與思考答案,再上台發表。

我認為在這個單元中,提供補充資料有其必要,因為課文中講的東西實在太少,例如講到IUCN的紅色名錄,可是學生卻沒辦法實際看到,講華盛頓公約,卻也不知道那造成的影響。講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卻只講哪個管理嚴格,學生沒辦法看到有哪些保護區,而那些保護區又為什麼要設置...。

因此我找了許多資料和新聞事件來幫助學生更了解這些硬梆梆的知識背後的意義。像是貓熊的引入台灣,和華盛頓公約就有關係。看台灣的自然保護區域分佈,特別是中央山脈保育廊道那數個保護區的串聯,是解決棲地零碎化的方案。飼養路上看到的野生動物,其實很容易吃上官司,這又和野生動物保育法有關係。

設計的問題如下,有些是直接從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有些則是要思考討論。

問題1.在台灣滅絕、野外滅絕、瀕危的生物有哪些?「野外滅絕」和「滅絕」有什麼不一樣?
問題2.為什麼要有華盛頓公約組織?台灣不是締約國,為什麼需要遵守?
問題3.你認為台灣該不該接受貓熊?為什麼?
問題4.為什麼需要保護溼地?溼地有什麼重要性?
問題5.為什麼需要制定華盛頓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這些國際公約?
問題6.路上看見受傷的台灣獼猴,應該怎麼做?
問題7.台灣的自然保護區域有哪些類型?新竹縣市的自然保護區域有哪些?
問題8.自然保護區域最密集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那些地方要規劃成一大片的自然保護區域?

可以想見,要能回答這些問題,參考資料一定很多。為了解決消耗大量資源印製紙本的問題,所以我用將Google文件彙整資料,問題也附在裡頭。然後我將文件共享出來,製作 QR Code和縮網址,讓學生使用iPad掃描或鍵入網址後,用平板閱讀資料。

然後在組內討論問題,最後在上台回答與接受我的提問。


環境教育的目標
其實,內行人看了應該會知道上述這一系列做的事情,其實也就是環境教育的目標。不這麼設計課程,光是講述,真的很難去作到這些吧

以下就是環境教育的課程目標:
(1)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
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推論、 預測、分析與詮釋),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與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

(2)環境概念知識內涵
教導學生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如溫室效應、土石流、河川污染、和空氣污染等)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與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生態設計…)。

(3)環境倫理價值觀
藉由環境倫理價值觀的教學與重視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使學生能欣賞和感激自然及其運作系統、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進而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4)環境行動技能
教導學生具辨認環境問題、研究環境問題、收集資料、建議可能解決方法、評估可能解決方法、環境行動分析與採取環境行動的能力。

(5)環境行動經驗
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

學思達的觀課心得與紀錄

前陣子聽了很多人談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因此我也看了很多資料。這方面的資料很多,除了學思達平台外,FB也有社團,Youtube上還有影片

看了這些資料,總是覺得還缺一角,那就是實際觀課。剛好週三可以請假,所以就特地北上去觀課了,當下還被張老師認出來呢。

學思達的具體操作與實踐方式,上面提到資料都非常豐富,簡化來說就是三件事。

  1. 學:自學,教師提供資料給學生自學閱讀
  2. 思:思考,教師設計高層次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高層次的思維,並進行小組討論
  3. 達:表達,學生上台表達

很多已經進行教學改變的老師看到了這樣的過程,就會發現自己的許多課程也就是走這樣的歷程,著重在學生的主動參與、分享討論與表達。我自己就有這樣的體認,所以我更想去看看張老師是怎麼操作這樣的課程的?我想感受學生進行討論的氛圍,以及學生上台發表時,底下學生能不能從中獲得什麼?




我看了兩堂課,下午第一節理組班的學生,以及最後一節文組班的課。

昏昏欲睡的下午第一節,堪稱鬼見愁的上課時間,弄不好會搞到全班睡覺的時間耶,在這時候的課程會變成怎樣呢?

在我觀的兩節課中,每一節打鐘之後進去教室,都還會看到幾個學生趴著睡。小老師會把幾個昏睡的同學一個個搖醒,但一叫醒,卻又忍不住又趴在桌上。我心想「要上課了,還趴著,等一下萬一起不來,不就尷尬了嗎?」

但顯然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資料發下來之後,無論是自學或是討論的過程,沒有一個人是睡的,連趴著都沒有。文組班在自學看資料的過程中,十來分鐘的時間,全班極度安靜,安靜到隔老遠的其他觀課老師輕聲講的話,我都聽得到,此時,張老師還趕忙去制止那位老師說話,避免影響學生們自學。

十多分鐘過後,我聽見學生細膩的問著組員:「你們都讀完了嗎?我們來討論吧」這就是主動參與課程的樣貌啊。

是不是每個組都會進行討論呢?我注意到當大多數組都開始說明意見的時候,有兩組學生還正在看著自己手邊的資料。但到了最後階段,所有學生都已經進入討論狀態了。整堂課進行了一半了,張老師還說不到五句話,但學生已經進入高層次的思維活動了。我怎麼會知道哩,因為我一直很專注在聽學生在講什麼內容。


思考
可是,學生為什麼會去思考呢?這要回到教師提供的問題上了,如果教師提供的問題是記憶性問題,學生能作的就是記下來複誦,但如果是分析、評鑑等問題,學生就得運用手邊資料行統整。

關於這點,翟本喬先生在《Big Data大數據的獲利模式》這本書的推薦文能說明這件事。他說

「想要做Big Data(巨量資料)的人請先認清楚:什麼是Data(資料)?存得起來的,就是storage(儲存),看得到的,才是 data(資料),看得懂的,叫做 information(資訊),用得出來的,才能稱為 intelligence(情報、智慧)」

讓學生把資料變成資訊,關鍵在於「提供階梯」,以國文科來說,階梯指的就是形、音、義、註釋等,可以更進一步理解文義的工具。而要讓資訊變成智慧,關鍵則在於「問題」。

最低階的問題是只需回答「是或否」,而再高一點,就是要回答「是什麼」,再更高一些,就會是「為什麼」。而再高一些呢?這就要從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裡頭的應用、分析、評鑑、創作去設計了。

表達
課程中讓學生表達,這在非講述式教學的課堂裡,應該是常見的光景。「表達」要用紙本或是口頭?沒有標準答案,思考與寫作運用不同的心智能力,寫作要沈澱思緒,口說要思緒敏銳,根據所注重要培養的能力,課程設計就會有所不同。

在張老師的課程裡,我看到當學生被點名上台發表時,俐落收拾資料走上台前的樣貌,讓我心頭一震,「這些學生好大方,完全不扭捏作態」。上台發表時,張老師會根據學生回答再去追問,啟發學生去思辨的過程。除了辨,甚至還可以辯,課堂中也能看到學生勇於和老師在台上爭論。

我嘗試將自己投入化身為場中觀看發表的學生,然後我發現,即使我只是坐在台下的學生,居然也能從這樣的師生對話中,學到不同的思考角度與獲取知識內容。也就是說,學生的上台表達與師生對話,也是幫助聽眾們「再度思考」的契機。


未來能力的課程
觀課後,回想那些課程段落,突然想起一段話,那是在《未來教育 Future Learning》這部紀錄片中,英國新堡大學教授蘇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所說的。

「一個現在5歲的孩子,他在25歲之時,已經是2031年,有哪一個老師敢說,他們的教育能讓孩子在2031年,在一個未知的世界中生存? 
不過我篤信我可以給教師們設計一項只教授三樣技能的課程:閱讀理解,對於一生要從螢幕獲取訊息的一代來說,這是眼下最為關鍵的技能。訊息檢索,不管有沒有鏈結,都要能找到關鍵詞,這至關重要,如果說算術已然過時,那麼訊息檢索就勢必會取代它。最後,如果一個孩子知道如何閱讀,知道如何搜索訊息,那我們該如何教他們相信什麼?
在每個成年人頭腦裡都有一套機制,來源各不相同,對於如何去相信,你我機制不同,有時我們說,這是顯然的,有時我們說,因為某某人是這麼告訴我的,有時我們說,這是毫無意義。其內在機制是什麼?我們要在孩子多大的時候,為他們建構這個機制?如果我們很早就這麼做,這個孩子就會具備與教條抗衡的能力。我指的不只是宗教信條,而是所有形式的教條。 
我認為作為教育者,作為在這個訊息飽和的世界中,從事最重要工作的人,就是要讓孩子具備與教條抗衡的能力,就像從前我們教孩子如何用劍戰鬥,如何騎馬一樣。」

張老師的教學模式,就是在傳授這些技能的課程。兩者之間,居然不謀而合。

2014年6月16日

出生人口大減,教育正在大改變


2009年的時候,我寫了一篇《我們的老闆越來越少了,皮要繃緊一點》,當時文章裡寫了
「民國103年左右的時候,許多國中老師真的要捲鋪蓋走路了吧?」

現在就是民國103年了,還不至於聽到國中老師要被趕走,但是前陣子已經聽說台北市國小教師的超額新聞了。


今天一早看到一篇文章《風評:高教105年大限:一個冰河期的來臨》。文章中提到

教育界所謂的「105年大限」,就是因為在87年出生者要進大學的那年,人數一口氣減少5萬多人。以目前許多大專院校都已無法招收到足額學生,屆時要入學者又大減5萬人,許多已經「邊緣化」的學校,是否能撐下去,是一個大問題。

那個「105年大限」在哪裡?我又去內政部戶政司下載歷年出生人口資料,做了一張長條圖,那個大限就是1998年的那個小谷。

但其實讓我更驚恐的是,2009年寫文章的時候還沒看到的新谷底,現在居然已經看到了!!

2010年的新谷底的出生人數是 16萬6千473人,依照現在減班的程度,究竟八年之後,國中會是什麼光景?不過在那之前,小學會先遇到那個16萬的谷底,那是105學年度(2016年)。


2010年的虎年谷底,雖然到2012年的龍年會補回,但是可預期的是,中小學所需求的代理與代課老師會越來越多。

關於教學的隨想

這是最近幾周關於教學的小記事,彼此獨立記載在噗浪上,看是分離的幾件事情,卻又有著關連。


關於學思達
前陣子密切關切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教學法,覺得在生物課程的某些單元是可以這麼做的,讓學生透過自學的方式,進行思考,然後表達。目前生態的單元中,物質循環應該是可以這麼做的。

正好某個班級物質循環還沒上到,所以我就這麼做了。由我抽籤三人併一組,大家看課本討論,完成以下四個任務
(1)寫出水循環的途徑,必須經過10個點,每個都不能重複(2)和第一個一樣,但每隔兩個就必須是生物(3)找出減少大氣二氧化碳的七種方法 (4)找出增加土壤中氮肥的五種方法。給時間討論,然後抽籤全組報告,然後我再進行小結。

本節由於學生報告的時間佔多數,所以第四個任務就沒來得及讓學生去講了。其實第一個任務可以省去,直接用第二個任務就可以了。學生可以透過這樣的思考過程,自行閱讀課本的圖文,找出答案,比老師花時間去哇啦哇啦講,收穫會比較多。


關於上課模式
最近有些一些觀課或研習的機會讓我思考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我上課是不是會有自問自答的情形?或是自顧自的講程序,忽略個別需求?展示作業其實並非全班都看得到?課程的例子和目標是否連結得當?

隔壁輔導老師最近教到時間規劃,課程中會問學生哪科最弱,然後會問為什麼。剛好她跟我同教一班,我就請她特別問那個班的狀況,結果...讓我得要好好反省啊。

學生說生物最弱,學生說老師上課很好玩,很有趣,不過考試都不是考那些好玩的東西。我聽到了之後,沉思好久。

先說不管是不是全班都這麼認為,但我覺得對部份學生來說,會覺得弱的原因可能是以下,這學年我用課本的次數減少很多,上課筆記也是請他們直接紀錄在筆記本上。用課本最多的是看圖,但對學生來說,在考試準備的時候,課本卻是最主要的素材,當老師上課不是講課本時,學生缺少閱讀課本的歷程,在準備時,當然有可能會感到挫折。

事實上,沒有一種教學法可以適用在所有學生和所有單元。當老師要做的就是隨時傾聽學生的需求,修正路線,以求學生的適性學習。

2014年6月8日

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教學方式

物質循環

講到水、碳、氮三種循環,方法是讓學生自己閱讀該段落幾分鐘後,抽籤上台接龍連線並說明。水循環比較簡單,就看兩分鐘,然後我先畫一個人在尿尿,第二個抽到的人就要從這小圖繼續延伸,他就在尿旁畫了河流流入海(尿量大到變河!)然後說明這在做什麼,以此類推,連續十個人左右,就可以完成一個循環途徑,我小結後進入再進入下個循環。

另外一種方式是黑板切兩半,讓學生分組競賽,最快完成兩次循環為勝。但競賽模式,比較無法讓學生個別對全班說明路徑過程。




能量流動

這個單元算是抽象的單元,而事實上這單元,會拿出來考試的頂多只有1/10法則那件事,所以我就用了大量的問題來進行這個課程。

以下的敘述都是以老師主導提問為主,若要發展為學生中心的分組活動也可以把這些問題分散成小組討論的題目。



前一節講能量流動也是類似方式,剛上課就先寫兩個問題「Q1.找出生態系裡的七級消費者」「Q2.菜市場裡的肉為什麼沒有高級消費者?」然後就用這個課程來解決這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學生信誓旦旦說一定有七級消費者。所以我就先黑板畫食物網,從藻類開始,學生一個一個上來接龍,接了10幾個人之後,再問七級消費者哩?學生一定說人類,所以我在旁邊黑板另外起一個食物網,是有人類的。

然後就問學生昨天吃什麼,用他們的食物來畫內有人類的食物網,然後就發現人的食物就那些,我們是初級、次級,三級偶爾可能,四級就不多,遑論七級。

再從昨天吃的食物總量著手,計算昨日食物吃幾公斤,換算過去一年吃多少。然後再算去年到今年胖多少?全班有人胖3,但也有人瘦1。顯然人類是無法當成肉品來賣的,為什麼?原因是浪費錢,一年餵了300多公斤,結果只胖3公斤,甚至還變瘦,有誰願意虧本養人類來賣肉?

再討論吃下去的300多公斤去了哪,學生普遍能回答出變成屎尿,不過比較少人會想到轉換能量。不過有個班一開始我就先請人上台寫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反應式,所以就有人會想到呼吸產能那件事。要引導到消耗產能需要一些引導

這些引導可以透過提問來作,例如用肉率(feed conversion ratio)的例子,牛是6.8:1,豬是2.9:1,雞是1.7:1,魚可到1.1:1,這是這期NG雜誌的介紹。不過我只講牛和魚,再問為什麼牛的換肉率這麼低,而魚可以這麼高?這可以從內溫動物和外溫動物來分析,然後再繼續追問學生內溫動物的體溫維持怎麼作到?

另外還講一個例子,一桶40公斤的水,外頭溫度可能是20度、30度,而如果要一直維持37度,該怎麼做?答案是一直加熱。那人類如何作到一直加熱?

上述兩問題都是要引出一個概念,吃下去的東西很大一部份都是產能就消耗掉了,然後就講到能量塔。畫的時候,我也不是畫三角形那種,而是用更接近1/10的比例去畫,這樣才能看出高級消費者的能量比例。

有這個塔的示意圖之後,再回頭問第一題,為什麼沒有七級消費者?這可以透過示意圖來了解。

而第二題市場肉類的問題,在我講人類的食物網時,其實就會介紹到絕大多數的肉類都是初級消費者。然後我再問如果要拿老虎肉進入肉品市場,要用多少雞來換一隻老虎?要用多少玉米來換一隻老虎?此題的焦點在於,供養高級消費者,需要大量初級消費者、生產者,還需要大面積的棲地。

能量塔能談的問題可以很深入,我就講到石虎問題,一隻雄性石虎的生活範圍約是6-8平方公里,就算6公里吧,為什麼道路把棲地切一塊,石虎就活不了?

以學校面積來換算比較有感,學校面積約0.02平方公里,所以要300個學校面積才能供養一隻石虎,為什麼要這麼大?

無線電追蹤的研究發現石虎的活動範圍不會超過車流量大的馬路,因此當道路切割棲地後,產生的最大問題就是石虎不過馬路,所以6平方公里切一半,就是變3平方公里,而不是3+3平方公里。而為了在侷限的區域內得到足夠的資源,石虎還是得越過馬路,但過馬路很容易被車撞,造成路殺問題。

棲地減少如何影響高級消費者?棲地減少意味著生產者也減少,試著把黑板上能量塔的生產者擦掉一半,你看上面的高級消費者會怎樣?

另舉已消失的雲豹為例,近數十年鮮少有獵捕壓力,可是雲豹還是掰了,又是為什麼?

另外,再講回市場真的沒高級消費者嗎?這時就會再談初級產業的農林漁牧中,哪種取用的野生資源最多?這可以從這些產業的產品中,哪個會標榜「野生」去想。

野生水果?野生稻?野生樹木?野生牛?野生魚?答案是漁業,漁業裡的高級消費者靠大自然供養,人類無法全程供養。牠們的餌料很多是透過底拖網等漁法得到的下雜魚來的,這點並可講到過漁與混獲的問題。

對生物課程熟的應該可以看出我的作法,將第六章人類與環境的的內容連結到第五章生態。

雖是講述為主,可是我用了大量的問答。本來還想用另外一個教法在能量塔這邊,那可達到高層次的思考-創造。

有了能量流動概念之後,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生存遊戲的活動。分組討論設定草的能量點數、豬的能量點數、人的能量點數,然後人要吃多少豬可活、豬要吃多少草能活...設計出一套遊戲規則,並自己設計遊戲情境

設計完之後,讓其他組進行。設計組要設計出好遊戲,執行組要頓悟規則,玩出「荒島上活著最多天」

不過後者這個活動僅有留在老師腦中,尚未切實執行出來。

2014年6月7日

生態調查活動




最近設計了一個生態調查課程,想讓學生實際在戶外進行族群調查。然而透過幾個班的嘗試,這個課程有了數種版本的變化,以下是最繁複的課程

首先是行動載具的版本,因為手上有iPad,所以想利用許多App進入這個課程,課程目標是想讓學生透過閱讀資料後,學習到生態知識(族群、群集..),再測量許多環境因子(溫度、光照..)和估測族群,然後完成一份生態調查報告。使用的App和應用如下:

  • 光度:luxmeter進行光度測量
  • 聲音:Decibel 10th可做聲音調查(但似乎無意義,所以後來刪掉)
  • 溫度:利用實體溫度計測量氣溫、土表溫度、地底5公分的溫度
  • 拍照:拍攝組員合照、調查方式、植物種類...
  • 指南針:調查樣區的方位,拍下樣區照片後進行方位標示
  • 筆記軟體:Notability,可插入手寫筆劃、文字、照片和聲音
  • 我事先製作活動手冊的PDF上傳雲端硬碟,學生下載到Notability進行編繪。這過程利用的App包括 Notability和Google Drive,學生完成作業後,也是匯出到雲端硬碟
  • 其他:自然環境資訊地圖平台App可下載多處政府機關的環境資料,像是水域、雨量...但這次未利用,未來可考慮加入。
  • Measure Map:利用Google衛星地圖實地測量校園綠地面積

學生們攜帶的工具有iPad、溫度計、永備尺、湯匙或鑷子。大家在某限定區域內,調查樣區的溫度、光照等,以及動植物種類與數量,並配合measure Map遙測總區域的面積,推論總區域的生物種類和數量。進一步還可以做食物鏈以及生物間的交互關係。

其實這個用行動載具執行課程狀況很不好,所以後來我換了它。而哪裡不好呢?

  1. 原先規劃的地點生物多樣性極高,是片數個月沒有除草的草地,所以看起來就是雜草叢生,不過在上課前一小時,學校突然展開除草作業,措手不及,所以臨時改別的地點。
  2. 原先不到一節課的族群調查課程,變為這樣的課程之後,時間至少需要2節到3節,是否值得?
  3. 環境因子的光照、溫度雖有調查,但我在活動手冊上並沒有繼續放入光照和植物分佈狀況做好的討論,而事實上這種小樣區的觀察也無法進行討論,所以這些環境因子的調查沒有發揮作用。
  4. 讓學生用notability,可在上面用筆寫字,也可以用打字的。結果發現學生普遍都選擇用打字的,可是他們一直糾結在位置沒設定好、顏色不喜歡的細節上,其實我要他們只要用寫的就好。
  5. 活動手冊的第一頁要求《貼一張整組成員合照》,結果學生花了十分鐘作這頁。拍了一張又一張,然後一直調整姿勢,覺得不夠好看,繼續再拍一張。然後我看到有組拍了20幾張照片,然後第一面都還沒貼照片。這種自拍任務,實在不適合放在課堂間。
  6. 用Measure map測量樣區所在的棲地總面積,有個班因為時間來不及,所以我示範測量,直接把數據告訴他們。而有個班是自己測量,結果也由於界線難以劃定,所以彼此誤差很大。進行測量的時候也花了很多時間,所以時間限制的情況,是否有必要做這個部份呢?
  7. 雖然樣區小小的,但是調查植物都來不及了,何況調查動物相,所以後來班級就改成只看植物。
  8. 樣區面積本來要求 30cmx30cm,不過這個樣區面積很難計算,所以第二次就改成100cmx100cm,但是後來又發現有點大,做不完,最後就改成50cmx50cm,稍微比較好計算了。
  9. 學生閱讀狀況不如我意,每頁都有一項任務,有些是閱讀後上面劃線,或是按照指示進行作業(例如測量室內光照)。結果某班超過半數的學生都忽略跳過,就說做完了。
  10. 樣區調查狀況連連,學生說他們做完了,我問他們調查了多少種植物?各幾株?他們說就只有看到一株。結果我陪他們再找一次,其實樣區裡有至少10種植物而且好多株,結果他們還說「真的耶!剛剛都沒發現」

這樣的課程執行後發現我期待太多,設計太多細節,反而模糊課程的目標,事實上我這個課程的目標就是要認識族群、群集,所以後來我就把這課程全部翻了!改成只用紙筆,然後我提供2公尺麻繩一條和四根鐵釘,讓他們做樣區規劃。而地點就改成我最喜歡活動的場域,就在無人問津的圍牆邊,那裡光照少,草也少,更不會有除草問題。唯獨要注意的是,蚊子很多,得先買防蚊液讓學生使用。











改成這樣之後,我在教室先進行15分鐘的族群與群集介紹,接下來就是到指定地點活動。本來前個班我讓他們自己拿著繩子規劃樣區,結果因為繩子是捲的,學生沒悟出怎麼拉直,那天又沒防蚊液,最後狀況很慘。因此後來班級我就示範一次如何用麻繩畫樣區,大家就容易上手了。我也跳過了總區域的測量,直接告訴他們總面積有多少平方公尺。

學生的任務變得很簡單

  1. 畫下樣區內植物的分佈狀況,不須辨識植物種類,只要標示A種幾株、B種幾株...
  2. 比較不同組樣區內植物,找其中共有的一種進行總棲地的族群數量估計。

然而第二個任務,我覺得不太好,因為我是讓學生在學習單上畫自己樣區植物的葉子,學生如果透過學習單來互相比較植物種類,很難判斷出來。

解決方法有二,

  • 實際觀察比較別人的樣區植物
  • 鎖定某種植物來估算,以這個季節而言,我讓學生選擇酢漿草來調查,這是大家都認得的。

其實,我這陣子做的成了一系列的活動,固定針對學校此處的微棲地,進行植物觀察與攝影、動物採集、生態調查,之後就想繼續進行棲地零碎化的問題討論。其實用紙筆或行動載具都只是工具,我覺得重要的是課程的精神到底是什麼。像這次把校園生態調查改成全紙本作業,連那個紙本都是我自己手寫去影印的,結果教學效果比前個班的載具版本要好很多,因為任務單純很多。

用這種活動會發現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算學生會寫選擇題,算題目裡有幾個族群,但終究和走到實際的樣區前計算是不同的事情,那可是實作評量的體驗呢。

2014年6月5日

演講心得-教學方式與推動生物教育

跑來跑去演講好多場,就今天這場最妙。

幾個月前收到轉達輔導團課督邀我演講的信件,對象是市內輔導團的主任輔導員們,信件提到希望講的內容是「教學方式與推動生物教育」。我準備了一些資料後,晚上卻看到擔任主輔的朋友轉述,他們預告我來講的題目是「行動載具」,咦...那我是要講什麼?我臨睡前想說就來查一下研習計畫好了,到底上面寫我要講什麼,結果居然是「教師社群帶領」

啊哩,這是我遇到最妙的情況啊,結果我就到臉書去哀叫,小P看到之後忙不迭地說,那就講「帶領教師社群以行動載具改變教學方式與生物教育」吧。本來想說,這是什麼題目啊!不過隨後阿芬就提出重點了

「樓上的想法看似開玩笑,但我覺得很好耶,還很新穎,結合你正在做的開放教室教學 、行動載具使用、教師團隊的合作( 有些是合作 有些是拉沒經驗的同事ㄧ把」

咦?還真是一個可以講的題目耶,不過因為早就準備講別的,所以就沒拿這當主題,但還是意外成為演講的結尾。

今早去到演講會場,九點一到,結果小貓兩三隻,怎麼回事啊?原來跟我約九點到十點的演講,可是卻跟聽眾約九點半開始。有了前面那個三個題目的窘況,這個時間的突鎚狀況,我已經不感意外了....。也還好我事前先調了課,不然我可能就是九點半講個三十分鐘就要走了。

那今天到底題目是什麼呢?其實用的是第一個題目,就是教學方式與推動生物教育。而今天比較特別的是,我演講這麼多場,唯獨今天沒用簡報。這對我來說算是很大的改變,以往都會把故事放到簡報上,用簡報講故事,不過因為今天的對象根本就沒有生物老師,有九成以上的老師都不是自然相關的老師,所以我覺得那些實際怎麼教的部份就不需要放進來,該進來的是故事和理念。既然是這樣,我過去那些媒體,反而就不太需要了,我不如就來放掉簡報吧。

另方面,我覺得我被簡報綁得太多了,幹嘛一定要用簡報呢?幾年前受東元基金會的邀請,去了宜蘭演講一趟,那時有機會跟已故的廣告人孫大偉同台。他就是一個不用簡報的講者,手裡幾張草稿紙,就在聽眾前侃侃而談聊故事,這是我一直夢寐以求的事情,既然有機會,那就來作吧,雖說不做簡報好像很輕鬆,不過我也洋洋灑灑寫了七張紙。

我為自己的演講作些摘要,也算是為自己留下紀錄。

  1. 歸零問自己:設計課程的時候,問問13歲的自己,當初怎麼學習的,聽覺、觸覺等都可以幫助學習
  2. 引發興趣:用多元評量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容易著手的兩個評量模式,一個是設計,另一個是攝影。設計可以設計顯微鏡、設計紅綠燈、設計歌曲。攝影可以拍植物、拍蛋、拍動物...。
  3. 事前規劃:把活動融入課程就不怕趕進度,並且先算好此段有幾節課。
  4. 家長溝通:美容課程會將時間、方法、結果清楚告知顧客,偏偏老師最羞於開口說明,應該學習美容業者規劃課程,告知家長,降低資訊不對等引發的危機衝突。
  5. 活化教學:活化教學關鍵支柱有三根,學生反應、家長支持、行政同意,這些都搞定了,就可以做很多放開課本的事情。
  6. 資料檢索:利用課程教導學生進行資料檢索的方法,而不是老師拋下問題就走。資料檢索是適應未知未來的關鍵能力。
  7. 翻轉:擔心典型翻轉教室做不來,可以學習其精神與手段,進行課內翻轉,教學影片錄影或試題解說錄影都是方法。
  8. 隱藏價值:生命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資訊教育、媒體素養,大家看了唉唉叫,好像放不進課程,其實裡頭都有很多道理可進去,比方說遺傳課程又蘊藏了人權價值。
  9. 領頭羊:第一年教書聽到「就交給年輕人作吧」的義憤填膺,讓我厭惡資深帶來的傲慢,因此我用「我們一起做」取代「交給你們做」。月鈴和皮卡彎即使將退休,也依舊帶著大家衝,是學習表率。
  10. 因為有以上理念與方法,所以才能發起趴辣客,但最為感動的是趴辣客夥伴們將校外社群帶入校內,例如阿清的大觀醒師團,我也受啟發而積極從事校內社群的發展。
  11. 不思進取的老師,就是「比熱」大,加熱很久不見他沸騰,但等待會有改變。
  12. 校園中,正向力量大,就能邊緣化那些負面的力量,達成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