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重點顯然不是「溫室效應的氣體是什麼」、「台灣有幾個國家公園」、「國家公園和自然保留區哪個管得比較嚴」,我更想帶學生的是去想為什麼。幾個班級裡,我各自用了不同的方式來上課,但概括來說就是「問題導向」
講述與討論
在人類對環境的衝擊一單元中,課程內容包括各種污染、過度捕獵、棲地破壞...。在此,我進行的第一種課程是講述與討論並行的,根據課程內容,我在黑板上列出了數個問題,先討論這些問題之後,再做解說。
這些問題包括
- 有人提議不該補撈魩仔魚,原因是為什麼?
- 「吃素救地球」的立論依據是什麼?你的意見是什麼?
- 請解釋為什麼不該吃黑鮪魚、鯊魚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翻閱課本找答案,我會告訴學生可以翻那幾頁的資料來思考。
問到吃黑鮪魚、鯊魚那些時,我在先前的課程裡,會用黃石公園的灰狼的活動,讓學生知道高級消費者消失對生態系的影響,但在此我就會想讓學生知道除了對生態系的影響,對個人還也會有什麼影響,畢竟人總是關心自己的,透過與自身相關的議題來切入,會比較引起共鳴。
這題的答案方向在水污染和生物累積,學生翻閱課本普遍都能答的出來「因為很容易累積毒素」,但我會反問回去「為什麼」、「然後呢?」、「還有呢?」
追問的重點在於讓學生有機會將自己的論點闡述清楚,如果追問之後還沒有出現完整答案,再繼續請其他組補充,但是會說「這個答案還沒完整,還差一點」。
追問的重點在於讓學生有機會將自己的論點闡述清楚,如果追問之後還沒有出現完整答案,再繼續請其他組補充,但是會說「這個答案還沒完整,還差一點」。
WEBQUEST
第二種進行方式就是放更多時間給學生了,採用的是類似Webquest的方式,讓學生利用iPad分組查詢找台灣發生過的環境事件,以及政府和民間怎麼因應,最後進行報告。查詢的重點放在人事時地物,這些事件包括香山綠牡蠣、戴奧辛事件、梅花鹿復育、魩仔魚的過漁...。
學生提問
第三種方式是完全以問題導向來進行的,教師講述的部份又更少了。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後,每人要想一個有深度的問題,然後我抽籤請學生發表問題。
學生問的問題都蠻有趣的,像是
「琵琶鼠會吃藻類,那可不可以放進去優養化的水池裡來解決優養化」
「優養化可不可以回復?如果打氧氣進去是不是可以回復?」
「象牙裡面為什麼是空的?」
「福壽螺有辦法完全除掉嗎?」
「珊瑚白化會死嗎?」
「琵琶鼠會吃藻類,那可不可以放進去優養化的水池裡來解決優養化」
「優養化可不可以回復?如果打氧氣進去是不是可以回復?」
「象牙裡面為什麼是空的?」
「福壽螺有辦法完全除掉嗎?」
「珊瑚白化會死嗎?」
「珊瑚白化可以回復嗎?」
而學生提出問題之後,並不是由我來回答,反之是詢問有誰可以回答,也就是說我只是「問題」的引介人,不負責產生,也不負責回答,只有在需要補足的時候才出現。我從學生反應中知道,學生透過自己思考產生的問題,再透過群體討論的方式獲得答案,效果會比我直接講述來得好。
這樣的模式也適合用在收尾上,當我用講述的方式講這個單元,並沒有去解釋課文每一個部份,所以最後我就會請學生自行再閱讀,閱讀後必須提問,透過這方式來了解學生哪裡有疑義。有個學生就提出了一個我很欣賞的問題,她說「課本上說的毒素累積是脂溶性的,可是我們吃的是黑鮪魚肉啊,為什麼這樣會累積?」
要談環境,怎麼可以不到真實的環境呢?因此我安排了戶外教學,不過不需要走遠,只要走出教室到校園就可以。
像是講到藻華和優養化,學生教室外的水溝裡其實就有藻華,我就會在那邊要學生思考「為什麼這裡會有藻華現象?養分哪來的?」
或是帶一群學生走到學校外面的水溝去看看什麼是家庭污水造成的優養化現象,學生的反應讓我很高興,因為那條水溝是一些學生們上學必經之路,但是他們從來沒有仔細觀察過它。
講到生物多樣性的時候,我也是利用校園資源來進行戶外教學。走到校園來上課,我認為教師一定得先認識自己的學校,像我就經常對學校東張西望,也向總務處要了校園設計規劃圖,來進行地圖數位化。
透過這樣的圖,來調查校園現有的綠地面積與分佈(其實這個也可以變成課程之一)
有這樣的觀察經驗後,我知道我可以用操場旁的草地和圍牆邊的小荒地,認識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多樣性。
活動前,我請學生等會只要注意腳下的生物和環境有什麼不同,然後我就帶著他們安靜的走過這幾個地方。最後選了一處陰涼處,請他們思考幾個問題。
1.兩處生物有哪裡不同?
2.兩處為什麼不同?
思考一分鐘後,請他們去找相鄰座號的同學交換討論答案,一號和二號,三號和四號。然後我再抽人出來說答案。
透過實際觀察去體認多樣性,學生可以看到同一種植物有著不同的葉型、高度...各種性狀,兩處棲地的物種多樣性不同(物種數不同),也可以看到兩處由於光照、濕度等環境因素,讓兩地擁有不同的生態系多樣性。
最後我也請學生提出解決方案「如果你是校長/總務主任/學校空間規劃師,你可以怎麼增加校園的生物多樣性」
用學思達來學生物多樣性的維護
接下來再來看看,怎麼去看國際和台灣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方法。我從學思達的觀課經驗中學到了不少,因此我採用這樣的方式來作,提供課程的補充資料讓學生自學,然後請學生帶著問題從中搜尋與思考答案,再上台發表。
我認為在這個單元中,提供補充資料有其必要,因為課文中講的東西實在太少,例如講到IUCN的紅色名錄,可是學生卻沒辦法實際看到,講華盛頓公約,卻也不知道那造成的影響。講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卻只講哪個管理嚴格,學生沒辦法看到有哪些保護區,而那些保護區又為什麼要設置...。
因此我找了許多資料和新聞事件來幫助學生更了解這些硬梆梆的知識背後的意義。像是貓熊的引入台灣,和華盛頓公約就有關係。看台灣的自然保護區域分佈,特別是中央山脈保育廊道那數個保護區的串聯,是解決棲地零碎化的方案。飼養路上看到的野生動物,其實很容易吃上官司,這又和野生動物保育法有關係。
設計的問題如下,有些是直接從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有些則是要思考討論。
問題1.在台灣滅絕、野外滅絕、瀕危的生物有哪些?「野外滅絕」和「滅絕」有什麼不一樣?
問題2.為什麼要有華盛頓公約組織?台灣不是締約國,為什麼需要遵守?
問題3.你認為台灣該不該接受貓熊?為什麼?
問題4.為什麼需要保護溼地?溼地有什麼重要性?
問題5.為什麼需要制定華盛頓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這些國際公約?
問題6.路上看見受傷的台灣獼猴,應該怎麼做?
問題7.台灣的自然保護區域有哪些類型?新竹縣市的自然保護區域有哪些?
問題8.自然保護區域最密集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那些地方要規劃成一大片的自然保護區域?
可以想見,要能回答這些問題,參考資料一定很多。為了解決消耗大量資源印製紙本的問題,所以我用將Google文件彙整資料,問題也附在裡頭。然後我將文件共享出來,製作 QR Code和縮網址,讓學生使用iPad掃描或鍵入網址後,用平板閱讀資料。
然後在組內討論問題,最後在上台回答與接受我的提問。
環境教育的目標
其實,內行人看了應該會知道上述這一系列做的事情,其實也就是環境教育的目標。不這麼設計課程,光是講述,真的很難去作到這些吧
其實,內行人看了應該會知道上述這一系列做的事情,其實也就是環境教育的目標。不這麼設計課程,光是講述,真的很難去作到這些吧
以下就是環境教育的課程目標:
(1)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
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推論、 預測、分析與詮釋),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與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
(2)環境概念知識內涵
教導學生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如溫室效應、土石流、河川污染、和空氣污染等)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與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生態設計…)。
(3)環境倫理價值觀
藉由環境倫理價值觀的教學與重視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使學生能欣賞和感激自然及其運作系統、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進而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4)環境行動技能
教導學生具辨認環境問題、研究環境問題、收集資料、建議可能解決方法、評估可能解決方法、環境行動分析與採取環境行動的能力。
(5)環境行動經驗
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
(1)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
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推論、 預測、分析與詮釋),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與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
(2)環境概念知識內涵
教導學生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如溫室效應、土石流、河川污染、和空氣污染等)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與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生態設計…)。
(3)環境倫理價值觀
藉由環境倫理價值觀的教學與重視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使學生能欣賞和感激自然及其運作系統、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進而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4)環境行動技能
教導學生具辨認環境問題、研究環境問題、收集資料、建議可能解決方法、評估可能解決方法、環境行動分析與採取環境行動的能力。
(5)環境行動經驗
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