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5日

科普閱讀-從讀新聞到分析新聞

這個學年加入輔導團了,也接觸到從中央團到地方團的四大推動任務:科學探究、戶外教學、科普閱讀和評量。暫時不管戶外教學和評量兩個不談,其實科普閱讀和科學探究兩個,是可以用科學探究這個大圈圈把科普閱讀包起來的。

什麼是科學探究
首先要釐清科學探究這件事,我曾經認為科學探究等於做專題研究,而做專題研究等於做科展。不過在我讀了《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之後,其實才發現自己想得太狹隘。

《美國的國家科學教育標準》寫道:「科學探究指的是科學家們用來研究自然界,並基於此種研究獲得的證據,提出種種解釋的多種不同途徑。科學探究也是學生們用來發展知識,體悟科學的思想觀念,領悟科學家們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所進行的各種活動。」

從這樣的觀點看來,單單把科學探究鎖在只有做專題、做科展,那就把探究這件事看小了。

什麼是科普
怎麼把科普閱讀包進科學探究的圈子裡呢?還是得把科普這件事定義一下,我認為科普是把科學知識傳遞給大眾,而憑藉的媒體可以是影片(例如TED)、新聞(例如新聞中的科學)、短文或是書籍。坦白說,我以前想的都只把科普侷限在科普書籍裡。

在推動科普閱讀的作法上,我覺得從科普新聞著手,至少會有以下的好處。
1.閱讀新聞所花費的時間,比閱讀書籍少得多,也就是做科普閱讀的阻力會更少。
2.離開學校教育之後,人們接觸科學知識的途徑多半來自新聞媒體,學會媒體識讀對是非判斷很重要。

在科普閱讀的方式上,有很多種作法。暑假時去了一趟教研院,和黃茂在老師談了一上午,拿了一份黃老師寫的《科學閱讀》,我就把他文章中寫的「閱讀的態度」加些自己的解釋寫在這。

閱讀的態度可以分成三個層次,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包括:

  1. 知道:像海綿吸水般接收這些知識
  2. 理解:懂得它在說什麼
  3. 嚴謹:科學的態度,也就是以批判性思考去評估這篇文章

推動科普閱讀的經驗
過去我做過兩次科普新聞閱讀的活動。一次是做「生物報報」,我自己收集新聞,每週編成一張B4大小的刊物,印給每個班,不過做了三週就懶得做了。這種只發文章給學生看的作法,其實也就是做第一個層次,讓學生接受這些知識,但是並未讓學生去了解文章、思考文章。

第二次是讓學生自己挑一篇科學文章,寫大意、寫出處、並寫出有問題的地方,包括哪裡看不懂,還有覺得文章有問題的地方,不過學生多半是寫前者。我評閱之後,會把學生的作品塞進文件套貼在佈告欄,每個學生有固定的文件套。寫得好的同學,我會在他的文件套上標示紅色貼紙。有些同學的文件套上會不斷被貼上紅色貼紙,而有些同學的紅色貼紙,可能三四週才一張。

第二次的作法,比較多在第二個層次上打轉,我期待學生懂得文章在說什麼,但是關於批判性思考的部份,並沒有著墨太多。


今年季瑾老師帶資優班,跟我一起討論關於閱讀科學新聞的作法。其實之前我不建議她讓學生讀台灣的科學新聞,因為過去的經驗裡,有些缺失。台灣的新聞很多都是三手傳播,國外記者就科學報告寫成科學新聞,台灣的記者再翻譯,修飾後發稿。如果只是直譯,倒是還好,偏偏有些會妄下標題,導致錯誤解讀,而學生也未必能吸收到正確的知識。

不過危機就是轉機,既然我們知道科學新聞裡可能是有問題的,那麼正可以用這個素材來進行第三個層次的閱讀,也就是嚴謹的科學態度,以批判性思考評估文章。




如何以批判性思考評估一篇科學新聞


批判性思考?怎麼做?有本書提供了很具體的作法,《問對問題,找答案:批判性思考的智慧學》,雖然目前絕版,但是在二手網拍和網購平台中還是可以買得到。

批判性思考技巧很重視怎麼問問題。書裡詳述了幾個重要的批判性問題,包括以下幾點,(其實這也是書中各章標題)

  1. 議題和結論是什麼?
  2. 理由是什麼?
  3. 哪些字詞或措辭曖昧不明?
  4. 有哪些價值衝突和假設?
  5. 描述性假設是什麼?
  6. 推理有無謬誤?
  7. 證據有多好?
  8. 是不是有對立成因?
  9. 統計數字可信嗎?
  10. 有哪些重要資訊遭遺漏?
  11. 是否另有合理的結論?




前幾天季瑾老師拿以下這篇新聞跟我討論,所以我就拿這篇當作例子吧

自由時報2011-8-31的新聞
貓熊便便 破解生質燃料障礙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生質燃料或能成為一種利用可再生資源產生能源,從而降低對化石燃料依賴的方法,但目前採用玉米及其他食用植物提煉生產的作法並不實際。如今研究人員已找到解決之道,答案就在貓熊糞便中。


眾所周知,貓熊喜歡吃竹子,而貓熊消化系統中的細菌可以非常有效地將植物纖維素分解成營養物質。研究人員二十九日指出,貓熊糞便中的微生物也能分解草、玉米梗及木屑中的堅韌物質,如果這種技術可大規模應用,就能以不可食用的植物及植物廢料製造生質燃油,而不必動用可食用的玉米、穀物,而且更有節能效率。


這項研究成果二十九日在丹佛舉行的美國化學學會全國會議暨展覽會中發表。研究作者之一、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生化學家艾希莉.布朗女士說:「以前,誰會想到貓熊糞便能幫助解決製造生質燃料的一大障礙呢?」布朗希望他們的研究可以實現未來生物燃料的多樣性,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同時,能夠讓大家重視對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護。


布朗及其同僚以一年的時間在曼菲斯動物園蒐集並分析貓熊的糞便,結果發現其中含有數種細菌,與白蟻腸道中協助消化分解木材的細菌相類似;在貓熊體內,這些細菌可能有助於消化木質的竹筍。


研究人員說,貓熊糞便中的細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將九十五%的植物生物質能轉變為簡單的糖,這種細菌酶活性非常強,可以加速生質燃料的研製進程,不需要使用目前生產生質燃料的高溫高壓高酸性環境。

就批判性問題來看,我們可以問出以下幾個問題,不單單只是問「什麼是生質能?」

這篇文章的結論是什麼?
貓熊便便裡的細菌,可以分解植物纖維,將其轉變成糖

議題呢?
什麼可以分解植物纖維

什麼理由可以支持?
1.貓熊的糞便中有數種細菌,與白蟻腸道中協助消化分解木材的細菌相類似
2.在貓熊體內,這些細菌可能有助於消化木質的竹筍。
3.貓熊糞便中的細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將九十五%的植物生物質能轉變為簡單的糖

從上述三個問題,可以從科學新聞中看到科學家是怎麼做研究的。不過這樣還不夠,還可以再問多一點問題,例如:
  1. 為什麼是拿貓熊糞做實驗,草食動物也不只貓熊而已,羊大便是不是也可以?
  2. 拿糞便細菌來做生質能的轉換,跟現在科學界的作法有什麼不同?糞便中細菌的效率是95% ,那麼現在的作法呢?
或是繼續追問,這篇研究到底是怎麼來的?從中文的新聞裡找不到答案,不過如果繼續追查下去可以知道新聞大概是來自ScienceDaily的這篇
Panda Poop May Be a Treasure Trove of Microbes for Making Biofuels

在最後一段寫到,資助這項研究的單位包括美國能源部、孟菲斯動物園協會、密西西比玉米促進局、密西西比州東南部研究中心。

有時候,研究結論怎麼下會和誰出錢的有關。所以當我們知道資助單位之後,我們還可以怎麼想問題呢?


最後,回到這篇一開始想講的:怎麼把科普閱讀包進科學探究的圈子裡呢?這樣分析下來,應該可以看出,只要選一篇適用的科學新聞,透過分析可以了解科學家們是怎麼做的?這其實就是探究的目的。

此外經過閱讀、思考到分析,學生透過「觀察」這篇文章來「提出問題」,進一步來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的假設,也或許是透過「閱讀其他文章」來幫自己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這也就是探究的過程嘛!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作法呢?在影子學校裡的應用科學新聞設計科學教學活動。巴蕙琳老師用了一篇新聞「蝸牛認得回家路!69 歲老奶奶當選業餘科學家」

他讓學生針對新聞回答以下方向的問題:

  1. 分析科學新聞裡的文句,各屬科學方法的哪些過程,並且排序
  2. 回答新聞中的5W1H
  3. 如何進行網路搜尋
  4. 提出其他的研究資料

實際的問題不像我寫得這麼籠統,所以建議各位下載來看看,我很喜歡他學習單的設計,給我很大的參考價值。



總而言之,透過這些思考歷程,我跳脫出原本的想法:「我沒辦法帶學生做科展,所以我就沒辦法做探究」。

其實科學探究不是只有做科展而已啦,先搞清楚探究在做什麼,然後以探究為導向來教學,這是很容易達成的,就像是讀新聞也可以探究,看圖問問題也可以探究啊。之後我再繼續介紹幾種探究的作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