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皮卡彎老師邀我加入「全國國中科學教師探究課程設計與執行能力提升計畫」,擔任其中的課程講師,講的是「分析與發現」。
當時是先去聽小p老師在高雄的揪團研習,先聽他講分析與發現,然後啊,其實一開始我還沒弄清楚那個「分析與發現」的代號-PA,只是覺得「啊?講什麼『趴』?」
PA原來就是「分析與發現 」是在探究能力下的一個條目。
自然課綱架構的視覺化
欸,那麼探究能力在新課綱的哪裡啊?對我來說,我需要圖像化的資訊,我才能確認到底我要講的「分析與發現」必須在那個層級上去談。
所以視覺化又來了,請跟著下圖來理解這是在說什麼。在自然課綱裡講的學習重點,你可以想像這就是把學生丟進學校教育裡,經過幾年出來隻,他到底會帶什麼東西出來,而那個東西就是學習重點。
學習重點裡分成兩個部份,一個叫做學習內容,另一個叫做學習表現。學習內容簡言之,就是教科書裡會有什麼內容,就是「認知」那個部份,而學習表現有兩塊,分別為探究能力和態度與本質,其實也就是「技能」和「情意」。
而我要談的「分析與發現」就是探究能力裡頭的問題解決。
探究能力有什麼?
我們繼續挖下去,我們希望學生丟進學校受教育出來後,應該要有探究的能力。而這能力不只是會動手而已,還包括會想。「問題與分析」的位置,就在「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裡頭。
分析與發現是什麼東西啊?
分析與發現乍看不就是把實驗結果分析一下,再看看裡頭有什麼故事,就這樣不是嗎?no...no.. 沒那麼簡單。
課綱一整本厚厚的,看起來字又很多,我們得先整理整理,下面這張表是從每個學習階段的表格裡拉出來再重組起來的,是從小學3-4年級、5-6年級、國中、高中、高中選修一起看。字好小喔,應該大家也懶得看,簡單說就是每個學習階段都會比上一個學習階段再多一些要學的,比方說國小會分析比較,那國中就要會分析歸納,國小只要會簡單數學就好,國中就要用資訊和數學的方法。
因為字太多,所以我來視覺化一下,分析與發現就是分成兩部份。左邊是分析、右邊是發現,至於那個資訊或數據呢,我覺得要再更清楚定義一下是什麼。
資料、資訊、數據等的定義
我要請出翟本喬先生來為資訊、數據那些東西定義一下,他在《Big Data大數據的獲利模式》這本書的推薦文寫道:
「想要做Big Data(巨量資料)的人請先認清楚:什麼是Data(資料)?存得起來的,就是storage(儲存),看得到的,才是 data(資料),看得懂的,叫做 information(資訊),用得出來的,才能稱為 intelligence(情報、智慧)」
那個現象,是聲音、是影像、是實驗時表現出的電壓值或是電流值、也可以是實驗時的質性描述。而那存儲就是前段講的儲存,只是我覺得儲存會讓人感覺是個動詞,所以換成存儲,他可以是一張紙紀錄了實驗的數據,也可以是一個資料夾收納了實驗的照片、實驗的聲音,是一種沒有經過整理的樣子,就像是各位現在的書桌一樣,亂亂的,雖然你還是找得到東西,但是就是亂呼呼的。把他整理好,那就可以成為資料,再經過整理可以成為資訊,然後我們從中萃取出情報。可是啊?怎麼整理?怎麼萃取?
我們再把課綱裡的那些文字組合起來,終於啊,圖像完整多了不是嗎?
那些現象可以用質性觀測或數值量測調查法、感官或儀器紀錄下來成為存儲(這個部份不是課綱寫的喔)。
而存下來的那些東西,我們則是運用思考智能、製作圖表、資訊或數學等的方法,將存儲轉換成看得到的資料。
看得到的資料(例如一些表格數字),要用到科學原理、思考智能、數學、統計,才能成為看得懂的資訊(比如說成為折線圖、長條圖)
看得懂資訊之後,就可以從資訊裡萃取出情報,你可以形成解釋(例如解釋圖的意義)、發現新知、獲知因果關係、理解科學問題、解決問題、或是發現新的問題。
還是有點不懂是吧?下一篇文章,就來說說資料、資訊和情報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