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

生態系模型

早在兩年前就看到逸萱老師讓她的學生們製作生態系的模型(瑞祥高中生態廊道 part1瑞祥高中生態廊道 part2),那時候我也在這篇《生物科的多元評量》裡特別紀錄下來,期待有天我也可以進行這份作業。

今年再看了BioTACO在高中做的 2012生態系作業 之後,覺得非常讚嘆。除了原本的生態系之外,他還更加入了環境議題,這是一個讓我很感動的作業。

因著這樣的啟發,所以今年我也讓學生著手進行這份作業,並作為這個階段的重大平時考查分數。

我讓學生自行分組,而分組的限制是1-3人一組。題目的部份,也同樣加入了環境資訊協會的十大環境新聞。

  • 墾丁後灣蓋飯店陸蟹處境受關注-開發與潮間帶 
  • 202溼地開發生技園區,環評有條件通過-台灣溼地生態系與開發問題 
  • 確保櫻花鉤吻鮭基因多樣性-台灣特有種與保育政策 
  • 紅樹林與河口生態系 
  • 國光石化與大城溼地-潮間帶生態系與開發 
  • 海洋生態系與漁業資源匱乏。捕鯊須「全魚上岸」台灣踏出亞洲第一步 
  • 淡水生態系與水汙染(河流、湖泊、池塘) 
  • 台灣的森林生態系與棲地破壞 
  • 台灣的高海拔森林生態系與草原生態系 
  • 沙漠生態系的生物多樣性 
  • 守護阿塱壹古道與屏縣府推動部落參與-綠蠵龜與台灣的生態保育現況 
  • 苗栗縣府放流外來入侵種牛蛙-溼地與外來種的問題 
  • 中科搶水糾紛-開發與農業生態問題 
  • 美麗灣、寶盛等開發案持續引爆東海岸問題。 


我把這些主題做成籤,讓學生抽籤決定他們要做哪個主題,他們也可以和同學互相交換。


事後我發現,有些學生在做這份作業的時候,並未確實上網去蒐集資料,做出來的東西就會牛頭不對馬嘴。例如明明是要做「苗栗縣府放流外來入侵種牛蛙」的問題,可是學生把重點放在後面的溼地兩個字,結果卻做出了紅樹林裡有牛蛙,旁邊有小花蔓澤蘭。

學生們有約一週的作業時間可以完成,其實一週是很充裕的時間,雖然學生們聽到要在一週之後交出作品時都在哎哎叫,不過大部份學生其實是在交件前一兩天才做好。

做多元評量有個好處,你可以看到不同學生的面向。有個學生,他的作業主題是紅樹林,為了完成這份作業,他還特地到野外採集,抓了彈塗魚、招潮蟹,泡了他爸爸工作用的甲苯,還採了水筆仔來佈置。他的作品讓同學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除了看到標本以外,還可以聞到「海」的味道。(都是屍體,當然有味道)
DSC05260.JPG

雖然這份作業非常用心,但是下次我還是得先講清楚,不要再去野外採集活體啦。


我對學生的創意真的感到很佩服,像這個做櫻花鉤吻鮭的同學,用報紙做了一條魚再上色,然後用線懸吊起來,因此會不時晃動,就像是真的魚一樣。
DSC05236.JPG


我對學生的模型規定是,底板要A4大小,側邊要有兩面牆。雖然這個作品沒有牆,但呈現河口生態系的樣貌的作法,是讓我非常激賞的。
DSCN5804.JPG

設置兩面牆的目的就是讓環境的呈現更加完整,比如在下面這個模型中,當你把高度降到和那些小動物一樣的時候,你就彷彿置身其中。



學生所有的作品照片,我放在flickr的相片集中。收集作品的照片真的很重要啊,感謝在網上提供照片的逸萱和biotaco,有了他們學生的作品,我的學生們才曉得製作的方向

交作品的那天,他們必須上台介紹他們的模型以及議題。作品除了展現他們對議題的了解之外,同時也是他們口頭報告的視覺呈現媒介。在報告的同時,除了我會錄影之外,我也會另外請一位學生拿著P2V(webcam)當攝影師,即時拍攝轉播報告者的說明重點。




這組學生報告「美麗灣開發案」,她們的方法十分有創意,是以小劇場的方式來呈現。這倒是可以作為未來學弟妹們的報告參考。



當所有學生都報告完畢之後,我突然想到應該將他們的作品擇優展示。於是我就跑了教務處、總務處、學務處等處室,商借展示桌、場地與確認時間,然後就找了幾個學生幫忙把作品搬出去展示了。

   

展示的效果很好,吸引了不少學生與師長駐足觀看。美中不足的是,當初並未設想到要公開展示,所以模型上面沒有製作展示說明,下次繼續操作這個課程的時候,應該將這點考量進去。

後來這個生態系模型課程展出之後,教務主任也十分欣賞,還請學務處的衛生組提供獎品鼓勵這些表現優良的學生。

這是主任為這個課程寫的一段話:

「因應十二年國教活化教學發展出創意課程,讓教學走出教室,學生有機會參與關懷自己家園,生態思考、環保行動、創意思考,參與解決在地環境問題與全球性生態困境,並從行動參與中發展出想像力、創造力。」

後記,今年同樣有操作這部份課程的還有竹東國中的施權城老師和培英國中的周怡嘉老師,他們都跨出了自身科目的限制,走出來和美術老師共同合作,完成了這些生態系作品。

眉毛人教學亂亂講的 生態系立體模型-生物協同美術課程
陽光貝拉拉的 生態系模型與上台報告

我很喜歡這種感覺,雖然我們不在同間學校,但卻因著網路社群,而以不同的方式規劃了同樣主軸的課程,並且有著不同的成果。